每天单骑几十公里拉货 通宵徒手剥1000多斤茭白 菜场练摊3年秒杀10年的菜摊摊主 都市快报 首席记者 沈积慧 摄影 陈中秋 孤身一人到杭州,为了拉回一车车新鲜的蔬菜,一辆电动三轮车纵横过杭州方圆三四十公里的农村,开过最黑的乡间小路,通宵徒手剥过1000多斤茭白,也曾囤菜失手,一下子亏损了好几万……
性格爽朗的川妹子杨帆被称为“蔬菜帆姐”,一个人在杭州打拼4年。就像你每天逛菜场时遇到的某个菜摊摊主,你们在生活的某个时点交集,你熟悉他的菜摊,却不一定了解他真实的生活。 骑过最黑的乡间小路 通宵徒手剥过1000多斤茭白 杨帆4年前才到杭州,卖了三年蔬菜,很多人亲切地叫她“蔬菜帆姐”。 杨帆脑子活络,卖菜的套路一开始就跟别人不一样。之前在下沙的九乔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做蔬菜批发,市场里别的商户喜欢去周边的批发市场拿或等着配送上门,她就一个人骑着电动三轮车在周边“瞎转悠”。一辆电动三轮车纵横过方圆三四十公里的地方。 渐渐地,周边农户什么季节上什么新菜,杨帆的脑子里像有一张地图一样,记得清清楚楚。比如五、六月份,塘栖和海宁的茭白很肥美,她就每天骑电动三轮车去塘栖或海宁拉货;年底,临安的春笋上市了,味道鲜美、销得也快,于是她三天两头跑临安。 不过做一道贩子虽然辛苦,但也有好处,比如菜很新鲜,有时候一斤菜还能比别人便宜三五毛。 别人卖蔬菜是全家上阵,各有分工,而杨帆进货、理货、卖菜、送货都靠自己一个人。 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下雪,每天下午五六点她骑着三轮车准时出门拉货,经常骑着骑着就天黑了。 有一阵子她天天来回海宁,最快一趟两三个小时,有时候运气不好,光等菜就要等上四五个小时。六、七月份的晚上,天气闷热,到处是蚊子,分分钟都很煎熬。 这些在杨帆心里都不算什么,最难熬的是一个人骑车赶夜路。每次去海宁拉货都会经过一个大墓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方圆几公里也没有路灯。 有一次导航导到了一条乡间小路上,一群野狗突然围上来,杨帆骑着三轮车在黑暗的乡间小道上夺命狂奔,狼狈和无助到极点。 还有一次下暴雨,水漫上来把路都淹没了,偏巧电三轮的灯又坏了,杨帆只能用手机里的手电筒勉强照明。后面的小汽车司机不停按喇叭、大声问“你到底走不走?”最后杨帆连车带人翻进了水沟里。 “有时候真的很想大哭一场,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不过咬咬牙,杨帆回家换了身干衣服,凌晨的时候又准时出现在了批发市场里。 凌晨的批发市场最忙碌,一般会持续到三四点。但如果当天生意不好,杨帆会一直在市场里待到中午,做一些零售生意。回去小睡一会儿,骑上三轮车又出发了。 在蔬菜批发市场的这几年,杨帆练成了剥茭白、切春笋的一把好手。 剥茭白、切春笋看上去是很简单的活,但当几百斤甚至几千斤堆在你面前的时候,考验的不仅是体力,还有技术。最疯狂的一次,正好茭白大量上新的季节,杨帆从晚上8点开始剥,一直剥到了第二天凌晨4点。足足8个小时,一个人剥了1000多斤! “蔬菜帆姐”生意做得比别人好 有自己的一套生意经 从七格农贸市场到下沙的九乔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再到现在位于乔司的联胜农贸市场,虽然杨帆摆摊的时间并不长,不过无论在哪里,都是市场里卖得最快的一个,有时候市场里十年摊龄的摊主都不一定卖得过她。 杨帆有一点点强迫症,即使周围环境再乱,她的摊位里,菜总是被理得整整齐齐,叶子不新鲜的,一定要掰掉。在外卖平台上也卖得不错,很多年轻人喜欢在网上下单,买得可能不多,但杨帆每次根据顾客买的菜搭送一些配菜。一来二去,自然老客越来越多。 除了脑子活络,比别人会做生意以外,学习和接收信息能力特别强的杨帆有自己的一套生意经。 刚开始做蔬菜生意的时候,杨帆就开通了支付宝收钱码。杨帆说,到了杭州才发现,使用手机的人特别多,大伯大妈们都会掏出手机要求扫一扫,不开通根本做不了生意。再加上零售的时候都是几块几毛的小生意,找钱非常麻烦。 用上支付宝之后就便利多了。听着每天到账的声音,积少成多,从一开始的几千元,到现在一个月能收到几万元。现在,每天只要听到熟悉的到账声杨帆就觉得特别踏实。 杨帆还发现这个小小的“二维码”,不仅收款方便,背后还藏着财务管理、贷款、保险、理财等一系列金融服务。 “比如贷款就非常方便。”杨帆说,有时候货拉得比较多,就用码商商家服务里的“多收多贷”,可以从网商银行贷款,使用非常方便。绑定银行卡就能自动还款,贷款利率也很低,额度还能积累。现在杨帆已经积累了几万元的额度。 印象最深的一次,有一年过年前下雪,看别人在囤货她也跟着囤,结果雪下了一个星期,高速公路封路,囤的蔬菜全部砸手上,亏了好几万元。如果放在以前可能会向亲戚朋友借钱救急,而通过网商银行,资金能迅速周转过来。 现在,杨帆觉得最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有了固定的供货商,不用每天来回奔波。雇了两个帮工,还供应着几个固定的大客户,生活和生意都往好的方向发展,也开始下一步的计划,比如开一家水果店。 有一群和“蔬菜帆姐”一样 在城市里打拼的普通人 小小二维码正在悄悄改变他们的生活 杨帆像极了我们身边每一个自食其力、努力生活的普通人。只不过大家努力的方式不一样。有人朝九晚五打卡上班;有人每天加班到凌晨下班;还有人像杨帆一样,守着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起早摸黑,诚信经营。 路边的包子铺、菜市场的小摊主、服装店店主……用传统金融术语,他们也叫作小微经营者。规模小、底子薄、缺乏信用记录和积累,一次小小的闪失就可能在城市里“翻船”。 不过现在,一个小小的二维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悄悄影响和改变着这群人的生活,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码商”。 4年前,作为中国首批互联网银行的网商银行正式成立,马云亲自下了KPI(关键绩效指标):未来5年内(至2020年),网商银行要服务1000万家中小企业。 而这家只服务路边摊、个体户这样的小微经营者的互联网银行只用了3年时间,就完了1000万的KPI。 2018年,网商银行为小微经营者提供了超过1万亿元的资金支持,其中96%发放给了贷款金额100万元以下的小微经营者,服务小企业数量高达1500家。1万亿元的扶持资金有19%流入了服装店、超市便利店、烟酒杂货店等零售商家,81%流入了餐饮、教育、美容、维修、家政等纯服务性商家。 提前两年完成马云的小目标之后,网商银行又给自己下了一个KPI。“我们希望未来3年,能让中国所有的个体户、路边摊都贷到款。”网商银行副行长金晓龙说,一个路边摊往往是一家人的温饱支撑,帮助了这个路边摊,就等于帮助了千千万万家庭。 除了贷款,事实上一个二维码的背后,还藏着财务管理、贷款、保险、理财等一系列金融服务,也是这些小店主数字化开店的开始。 比如去年支付宝推出的“码商成长计划”,目标是为1亿小微经营者提供系列数字化经营工具,实现“一本账、一盘货、一群客”,即“门店数字化”、“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用户运营”。 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在谈到“金融支持民营企业”时,除了几家传统银行,也点名表扬了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鼓励上述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