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互联网公司向中国制造抛出橄榄枝 都市快报(首席记者 梁应杰) 广东潮州枫溪区的一天,是在一袋袋高岭土中开始的。在陶瓷工艺师的手中,这些白色黏土,经由一道道工序的淬炼,最终变为精美的瓷器。这一幕每天都会在松发陶瓷的车间里上演,持续了整整33年。只不过,昨天陪伴这些工艺师的还有数十万网友,他们通过线上直播,看到了自己购买的瓷器是如何成型的。 在国内,像松发这样的公司有很多。它们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后,在为全球知名品牌代工的过程中积累了技术和经验,如今迫切想要开发国内市场,树立自有品牌。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包括京东、小米、网易等在内的互联网企业正通过各种方式赋能“中国制造”,让这些企业在国内市场获得尊重。 最新加入这一阵营的是拼多多。日前,他们提出了“新品牌计划”,帮助中国优质的中小微制造企业更有效地拥抱国内市场。 让生产线像面包店一样清晰透明 上周,松发股份市场部总经理卢少鑫刚带着400多套瓷具到拼多多位于上海的总部,确定了明年要上新的产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得知“新品牌计划”,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公司高管也很开放地答应了拼多多的生产可视化,以及打通ERP系统的要求。 所谓的“可视化”,即通过直播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的关键流程。“相当于构建新的‘信任机制’。消费者可以更了解产品,更了解中国制造。”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希望能让更多“神秘”的生产线像面包店一样清晰透明。 以松发为例,其每一件瓷器都要经过21道工序,9位陶瓷工艺师之手,再由1300余摄氏度的窑炉高温烧制方能问世,整个过程要历时三四天。仅在上线当天,就有8万人看了他们的直播。 当然,对他们而言,更重要的是国内消费者的认可。从9月上线至今,松发的“三只装陶瓷保鲜碗”已经卖出14万多只。 中国制造正在深度拥抱互联网 意图用自身平台优势解决中国制造痛点的不仅仅只有拼多多。去年,小米发布“新国货”计划,目的也是输出小米的技术、设计和品牌,帮助优秀的中国制造企业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而在杭州,网易也正在通过严选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国货有机会直面消费者,享受和国外同类产品一样的待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教授鞠雪楠认为,互联网平台的介入,使得中国制造业有机会在供给侧建立有效的反馈通道和灵活的应变机制,“最直接的一个结果是,让产品更贴近于消费者的需求,快速构建品牌。” 按照拼多多的规划,未来三年里将扶持1000家覆盖各行业的工厂品牌。首期20家试点工厂中,除松发之外,还包括佛山家卫士、宁波三禾厨具等,前者是飞利浦、惠而浦扫地机器人的代工厂,后者长期与双立人和WMF保持合作。 达达透露,拼多多将联合更多品牌,根据需求端信息开发迎合广大消费者的产品, “伴随着国民对于美好品质生活的追求,一杯一碟、一盏一碗等精美瓷器,将重新回归多数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