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美联航因超卖机位将乘客暴力拖拽下机的视频引爆了舆论圈。其举止行径之粗暴,对乘客基本权利之漠视,令不少人义愤填膺。
事实上,超卖机位是航空行业中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在笔者看来,超卖机位如“瘾”,很难从根本上戒除。
支撑超卖机位这一现象的,是航空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动因。航空公司的商业模式和成本结构,决定了超卖机位是一种最优选择。这种商业模式和成本结构的特征,可以梳理为三个关键点:供给刚性、成本刚性和需求不确定性。
供给刚性很好理解。当航空公司决定开辟一条航线、采购一批飞机之后,这种机位供给的刚性就形成了。卖航空机位毕竟不像卖海鲜,卖得少第二天就少进点货。如果某条航线每天往返3趟、6架次飞机,每架飞机座位是250人,那么当天该航线的机位供给就是固定的1500个,短期内无法进行调整。
成本刚性更是航空行业的核心特征,植根于航空公司的重资产属性。在航空公司的成本结构中,购买飞机是一种低频次、高单价的采购行为。购买完成后,飞机就转化为航空公司的固定资产,或者说是固定成本(折旧)。因为航线、班次非常稳定,所以油耗、维修、人力支出也基本上是固定的。在成本支出固定的情况下,把每次使用的收入做大,就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样以海鲜的例子作类比,其成本支出就不是固定的,卖不掉少进点货,成本就小,反之则大。而且因为海鲜难储运的特点,销售者往往倾向于少进货,确保卖得完。
至于需求不确定性,这种内在矛盾同样很难消解。尽管可以根据过往数据,对一条航线每天的大致乘客数做出预测,但这样的数据只能估出个大概。每天、每个班次都在发生波动,旅客总有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取消行程、退掉机票,而且这种决定往往非常临时,所以航空公司没有足够时间将腾出的机位再次卖掉。面对这种“随机波动”,多退掉一张票,航空公司就少赚一张机票的钱。
供给刚性+成本刚性+需求不确定性,这三个核心特征,决定了航空公司超卖机位是最优选择。因为它能在供给和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把空位率尽可能地降低。区别仅仅在于,哪家航空公司的数据模型更为精确。能在超卖机位的同时,减少因为拒绝乘客而付出的成本,就是最佳的数据模型。
超卖机位减小了公共航空资源被浪费的可能性,却难以避免对部分个体的经济歧视和权益损害。孰轻孰重,恐怕各说各有理。利益分配之争的那些博弈、撕扯和纠结,正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