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遇飞单,存款变保单,理赔遭遇霸王条款,信用卡遭盗刷,互联网金融公司吸纳资金无法拿回……面对权益被侵害,金融消费者该怎么办?
昨天,以“放心消费在浙江”为主题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大会在杭州举行,会上启动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根据计划,从2016年到2018年,全省力争通过三年的时间,合力打造金融消费维权工作“浙江样板”,将开展金融消费教育连百姓、金融消费维权百家谈、金融消费百场大调查、百家金融机构创诚信、百队维权义工看市场、金融消费安全百分百等“六个百”活动。
几年前,杭州的邱女士被盗刷了10万多元,她立即向银行递交“拒付申请”,同时报警。然而,这笔钱还是从卡里转走了。银行答复:凭密码消费的交易,银行方面概不负责。事实上几乎所有银行的信用卡章程都规定,凡使用密码进行的交易,均视为持卡人本人所为。
像这样的“霸王条款”“行业潜规则”在金融业内屡见不鲜,这也是三年计划的整治重点。将建立金融消费维权专家智库,重点对银行卡、理财产品、信贷消费、保险消费等领域的格式合同进行论证和点评。同时,建立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重点整治商业贿赂、虚假广告、捆绑消费、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利用格式合同或者空白合同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并推广简明、通俗的金融消费合同示范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