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3月7日讯 2015年3月7日,杭州收到了一个“大礼包”——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一年之后,杭州综试区交出一份什么样的成绩呢?
在3月7日举行的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一组组数据让人惊喜连连:截至2015年12月底,杭州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从2014年不足2000万美元已快速增至34.64亿美元。其中,出口22.73亿美元,进口11.91亿美元,拉动杭州外贸出口增长5.4个百分点。
作为杭州建设综试区重要线上平台之一——“单一窗口”平台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捷通关效率。B2C业务运行七个月,已累计传输出口申报小包超过4488万票,交易额超过18.58亿元;累计传输个人小包进口申报超过1742万票,交易额超过28.45亿元。
如果说杭州综试区建设是一盘大棋,那么,杭州已落下“九子”,这“九子”便是由下城园区、下沙园区、空港园区、临安园区、江干园区、萧山园区、邮政产业园、余杭园区和富阳园区构成的线下生态圈。
一年以来,这些园区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以下沙园区为例,全年累计实现进口业务1492万单,交易金额25.2亿元。其中,网购保税1341万单,交易金额22.0亿元;直邮151万单,交易金额3.2亿元。
不仅如此,这些园区还呈现星火燎原趋势。2015年新引进跨境电商产业链企业366家,其中龙头企业99家,普洛斯、深国际等世界500强企业,京东、敦煌网等知名电商投资项目纷纷落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