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产品纷纷“触网”,在第三方网络平台上销售时,尚未有银行理财销售案例,包括目前上线的十多家直销银行也至今未有销售银行理财,均是受限于“面签”要求。不过,这一“硬杠子”正在被银行用变通的方式打破,不久前,一款由招商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在京东金融官网上专属销售,并在两天内募集完成。
“面签”限制被突破
此次在京东金融上线的产品,是招行发行的人民币岁月流金546号理财计划(产品代码:106346),期限为32天,起购门槛为5万元,属于保本浮动收益型,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5.8%,单纯从收益率比较,明显高于京东金融推出的大多数货币型、债券型公募基金产品。和同期理财产品收益相比,也可以被划入性价比较高的行列。
根据2012年1月起实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商业银行应当在客户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前在本行网点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评估结果告知客户,由客户签名确认后留存。也就是所谓的“面签”。
那么购买这款银行理财的客户是如何“面签”的呢?
首先,这款产品严格控制在线销售的产品风险等级(这是一款保本产品,风险等级不高)、准确核实和确认客户身份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客户在线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达到了监管部门要求的充分揭示产品风险、核实客户身份、评测客户风险接受度、确保客户资金安全的目的。
此外,在身份认证上,京东通过快捷的方式认证用户实名信息,核实用户身份。用户在使用银行储蓄卡支付时,银行也会通过银行间交叉身份认证,再次确认用户身份。在赎回时,资金做到了同卡进出,以确保购买人与认证人一致。
银行理财如大举进入第三方平台
将冲击现有“互联网生态”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诞生至今,涉猎的金融产品包括基金、保险、券商资管产品,唯独没有碰过“银行理财”,主要原因是银行理财一是门槛高(5万元起步),二是要进行风险评估。
不过,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实际上在交叉验证客户身份后,实行风险测评“网签”只是个技术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在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将保本型理财产品试点“网签”,在银行理财与其他资产管理行业产品平等竞争。对于银行来说,也急需外拓销售渠道来提高产品销售。目前银行理财规模已经达到13万亿,如果放开面签、门槛限制,规模会迅速飙升。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旦银行产品进入第三方销售平台,销量激增的同时,加速对存款分流,在目前还存在存贷比限制的背景下,进而会影响到贷款,甚至金融稳定,因此监管部门实际上也在纠结,以何种方式放开“面签”,仍面临多方面的考量与权衡。
另外,银行理财收益较高,客观上存在“刚性兑付”,并在很大程度上享受到了母行的网络渠道优势,如果再放开第三方渠道,其他资管产品不可避免会受到冲击,届时,互联网金融生态必将遭受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