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海瓜子”又在西湖边露面了!
钱塘江里的“海瓜子”,成群结队,朝着西湖蜂拥而来。可惜,都还没能挨到西湖的边。
即便过了进水口,到了西湖引水预处理场,它们就被“当面”拦下了。
从钱塘江到西湖,一年年“冲刺”,一年年失败,“海瓜子”想住到西湖里,哪有那么容易。
西湖引水预处理场站长卢强,年年带着引水卫士拦截,说今年“大功告捷”,拦截的“海瓜子”数量,是近十年来最低的!
西湖引水预处理场沉淀池进水拦网的“海瓜子”
工作人员将进水拦网上拦截的“海瓜子”拉上来
这两天,“海瓜子”又在西湖边露面了!
一网上来,腥!
杭州人大概都知道,西湖水来自钱塘江,钱江一桥以东的西湖引水泵站,是西湖引配水工程的第一站。
每天有30万立方米的水,从这里被“取走”,不过,不是直接进西湖,而要先到西湖引水预处理场。
西湖引水预处理场位于九曜山南侧、杭帮菜博物馆的山脚下,钱塘江水到了这里,经过加药、混合、絮凝、沉淀几个步骤,最后往西湖里输送的时候,已经清澈透明。
这时候的水不仅颜值高,而且已经完成了“减肥”任务——原来在水里基本以颗粒态存在的总磷也被一同去除。
清澈的出水沿着九曜山输水隧洞奔腾向前,一路往北流经太子湾明渠,穿过南山路,注入小南湖。
“海瓜子”想进西湖,最快捷的路线就是走这里。可惜,也就是这里,是让它不得不放弃西湖的地方。
西湖引水预处理场,有四个进水口,每个进水口配了三道拦网,“海瓜子”的西湖之游就是停在了这道拦网上。
昨天上午,两位引水卫士上手,合力把一道拦网拉起来。网出水的瞬间,一股腥味直冲鼻腔。围观的我,忍不住干呕了两下,卢强说:“这还算好的,天热的时候,那才叫臭!”
一网拉上来,“海瓜子”就牢牢地附着在网上,要使劲才甩得下来。一个网看上去,“海瓜子”爬了大约半网的样子。
卢强很高兴,说今年的“海瓜子”少了不要太多哦。
往年,七八月,是“海瓜子”最嚣张的时候,卢强说一天随便弄弄也要五六百斤,起码装满两个垃圾桶。但今年,一天也就半个垃圾桶的量。
去年大清理
可能让“海瓜子”断档
西湖引水预处理场,是2003年建起来的,起初没有“海瓜子”,过了几年慢慢出现,接着就越来越多。
卢强说,多的时候,一网下去,五六个人都拉不起来。
最初见到它们,大家也不认识,看看模样像海里头的“海瓜子”,就这么叫了起来。海瓜子炒炒都好吃的,但这里拦下来的,“太腥气了,谁要吃”?
不但腥,肉也没有的。一颗颗都是指甲盖大小,壳倒是薄薄的,剥开来,里头的肉很少,就好比一颗颗瘪掉的瓜子。
整个西湖引水预处理场,都没人愿意尝尝看,一网网抓,一网网倒进垃圾桶。因为“海瓜子”离开水一会儿就死,夏天稍稍一晒马上就臭了,还连累得大家要不停地和清洁工人说“帮帮忙”。
为了它这么费劲,是因为每年夏天,“海瓜子”繁殖太快太多了,要是不拦截的话,就会堵塞引水通道,影响引水量,所以每年夏天都是清理“海瓜子”的繁忙季。
今年的“海瓜子”为什么这么少?卢强说,肯定是和去年的管网大清理有关。
去年,直径2米的管道抽干了水,人走进去后吓了一跳。卢强说:“管壁上密密麻麻,都趴满了‘海瓜子’,起码五六厘米厚。”
于是,趁着管网大清理,也把占领管壁的“海瓜子”们彻底清理了一次——打开水泵,加大水量,对着管壁直冲,把它们都冲走。
本来都准备好今年还要再“大战一场”的,结果没想到大清理效果这么好,卢强说,很可能是把它们从“源头”上清理掉了。
“海瓜子”少了,西湖引水预处理场也跟着清爽了不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