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杭州们 还记得1951-1958年西湖大疏浚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12-21 08:03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疏浚,停泊在少年宫前西湖水面的“跨虹”号拖轮。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疏浚,停泊在少年宫前西湖水面的“跨虹”号拖轮。

用柏油桶做成的输泥管道

用柏油桶做成的输泥管道

挖出文物一万多件 4万人义务劳动

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也从此变大

这段时间有个展览,看完你会更懂西湖

昨天,南山路上的西湖博物馆新推出《建国初期第一次西湖疏浚珍贵资料展》,展览将持续到本月28日。

疏浚是指为疏通、扩宽或挖深河湖等水域,用人力或机械进行水下土石方开挖的工程。

西湖的疏浚,自唐至清历代都曾进行,像白堤(约821年后)、苏堤(1089年)、阮公墩(1800年-1812年)等标志性的地名,都是各自年代疏浚工程的直接产物。

如果没有历代的疏浚、整理,也许西湖早就变成了田荡。

根据资料,建国以前,西湖的主要疏浚工程有23次,其中间隔100年以上的有3次,最长的一次达到168年;20年以下的有7次,最短的是8年。

建国以后也有过三次疏浚。

第一次是在1951—1958年。这次规模之大、挖湖之深、出土之多,是西湖历史之最;第二次始于1976年;第三次则是1999年开始的西湖综保工程。

昨天在展览现场,我遇到一位71岁的老园文人——盛国进,他是第二次疏浚西湖的总负责人,西湖里的泥怎么挖,挖了运到哪里,都由他一手安排。

我夸他厉害,盛国进摇摇头。“我爸爸才厉害,他啊,是建国后第一次西湖疏浚的总负责人!”

真了不起。建国以后西湖共疏浚三次,两次都和盛家人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西湖第一次疏浚 先后4万人义务挖泥运土

解放初期,西湖自清代后已有150多年不曾疏浚,湖底积了很多淤泥,长满水草,水深的地方也不过才0.55米,游船开过去,连湖底的脏泥都会跟着涌起来。

为了恢复西湖的好风光,也为增加蓄水量,1951年,西湖疏浚整治被列为国家城市基本建设项目,杭州成立了疏浚西湖工程处,办公地点就设在“皇坟前”的旧张苍水祠两幢平房里。

工程处的主任,就是盛国进的爸爸——盛礼淑。

盛礼淑如今已经98岁高龄,昨天没有到现场。盛国进说,他小时候就常听爸爸讲西湖里挖泥的事。

同时参与疏浚工程的工人,最多时有七八百人。方法是用一艘链斗式的挖泥船,先在小南湖里挖,再靠人扁担挑、箩筐背,搬到南屏山脚下,也就是现在的太子湾公园。

挖泥船挖得快,人背得慢,跟不上节奏,于是后来又买了两艘链斗式挖泥船、八艘泥驳船、两艘拖轮,还有吹泥船、抛锚船等,这样一来,挖泥船挖了泥,泥驳船马上运走,由拖轮拖着靠岸,转交给吹泥船,在泥里加水和成泥浆,通过输泥管道,排到堆土区去。

当时,三四公里的输泥管道不够用,盛国进说,他爸爸想了个办法——用旧的柏油桶,一个个连起来,当输泥管道来用。

陆陆续续,泥挖到了1955年秋冬天,天气连续干旱,西湖里水都干了,岳湖里的水最先见了底。杭州赶紧发动市民和郊区农民一起来帮忙,到西湖里义务干活,先后有4万多市民参加了挖泥、运土。杭州还让全市的竹器作坊帮忙,集中人力,赶制了三样工具——簸箕、扁担和脚手片。

簸箕和扁担用来背土;湖底泥水多,万一人陷进去,可以用脚手片来挡一挡。还有铁锨、铲子,都是帮忙的人家里自带的。

一直到了1958年,第一次西湖疏浚才全面竣工。

这一次,杭州投资人民币共454万元,挖掘、清除淤泥720.88万立方米,疏浚前平均水深仅有0.55米的西湖,疏浚后水深增加到了1.8米,蓄水量也从300多万立方米,增加到了1018.8万立方米。

相关报道:

1400年,23次“瘦身” 告诉你不知道的西湖往事

西湖水深曾经只有55厘米 柳浪闻莺是沼泽地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刘云 通讯员 盛洁桦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昨天,南山路上的西湖博物馆新推出《建国初期第一次西湖疏浚珍贵资料展》,展览将持续到本月28日,看完你会更懂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