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杭州们 还记得1951-1958年西湖大疏浚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12-21 08:03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疏浚,停泊在少年宫前西湖水面的“跨虹”号拖轮。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疏浚,停泊在少年宫前西湖水面的“跨虹”号拖轮。

用柏油桶做成的输泥管道

用柏油桶做成的输泥管道

挖出文物一万多件 4万人义务劳动

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也从此变大

这段时间有个展览,看完你会更懂西湖

昨天,南山路上的西湖博物馆新推出《建国初期第一次西湖疏浚珍贵资料展》,展览将持续到本月28日。

疏浚是指为疏通、扩宽或挖深河湖等水域,用人力或机械进行水下土石方开挖的工程。

西湖的疏浚,自唐至清历代都曾进行,像白堤(约821年后)、苏堤(1089年)、阮公墩(1800年-1812年)等标志性的地名,都是各自年代疏浚工程的直接产物。

如果没有历代的疏浚、整理,也许西湖早就变成了田荡。

根据资料,建国以前,西湖的主要疏浚工程有23次,其中间隔100年以上的有3次,最长的一次达到168年;20年以下的有7次,最短的是8年。

建国以后也有过三次疏浚。

第一次是在1951—1958年。这次规模之大、挖湖之深、出土之多,是西湖历史之最;第二次始于1976年;第三次则是1999年开始的西湖综保工程。

昨天在展览现场,我遇到一位71岁的老园文人——盛国进,他是第二次疏浚西湖的总负责人,西湖里的泥怎么挖,挖了运到哪里,都由他一手安排。

我夸他厉害,盛国进摇摇头。“我爸爸才厉害,他啊,是建国后第一次西湖疏浚的总负责人!”

真了不起。建国以后西湖共疏浚三次,两次都和盛家人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西湖第一次疏浚 先后4万人义务挖泥运土

解放初期,西湖自清代后已有150多年不曾疏浚,湖底积了很多淤泥,长满水草,水深的地方也不过才0.55米,游船开过去,连湖底的脏泥都会跟着涌起来。

为了恢复西湖的好风光,也为增加蓄水量,1951年,西湖疏浚整治被列为国家城市基本建设项目,杭州成立了疏浚西湖工程处,办公地点就设在“皇坟前”的旧张苍水祠两幢平房里。

工程处的主任,就是盛国进的爸爸——盛礼淑。

盛礼淑如今已经98岁高龄,昨天没有到现场。盛国进说,他小时候就常听爸爸讲西湖里挖泥的事。

同时参与疏浚工程的工人,最多时有七八百人。方法是用一艘链斗式的挖泥船,先在小南湖里挖,再靠人扁担挑、箩筐背,搬到南屏山脚下,也就是现在的太子湾公园。

挖泥船挖得快,人背得慢,跟不上节奏,于是后来又买了两艘链斗式挖泥船、八艘泥驳船、两艘拖轮,还有吹泥船、抛锚船等,这样一来,挖泥船挖了泥,泥驳船马上运走,由拖轮拖着靠岸,转交给吹泥船,在泥里加水和成泥浆,通过输泥管道,排到堆土区去。

当时,三四公里的输泥管道不够用,盛国进说,他爸爸想了个办法——用旧的柏油桶,一个个连起来,当输泥管道来用。

陆陆续续,泥挖到了1955年秋冬天,天气连续干旱,西湖里水都干了,岳湖里的水最先见了底。杭州赶紧发动市民和郊区农民一起来帮忙,到西湖里义务干活,先后有4万多市民参加了挖泥、运土。杭州还让全市的竹器作坊帮忙,集中人力,赶制了三样工具——簸箕、扁担和脚手片。

簸箕和扁担用来背土;湖底泥水多,万一人陷进去,可以用脚手片来挡一挡。还有铁锨、铲子,都是帮忙的人家里自带的。

一直到了1958年,第一次西湖疏浚才全面竣工。

这一次,杭州投资人民币共454万元,挖掘、清除淤泥720.88万立方米,疏浚前平均水深仅有0.55米的西湖,疏浚后水深增加到了1.8米,蓄水量也从300多万立方米,增加到了1018.8万立方米。

相关报道:

1400年,23次“瘦身” 告诉你不知道的西湖往事

西湖水深曾经只有55厘米 柳浪闻莺是沼泽地

淤泥都去哪里了

花港观鱼等公园都因它们而变大

720多万立方米的淤泥,挖出来后,都去了哪?

盛国进算了算,说围着西湖一整圈,曲院风荷、金沙港、卧龙桥、茅家埠、赤山埠、清波公园、学士桥、汪庄、长桥,甚至远一些的松木场、古荡等等,全都是堆土区。

当时淤泥一共堆了166公顷,可以说,见缝插针,能堆土的地方,全都堆上了。

肥沃的湖底泥,改良了约两千五百多亩农田,这些田年年丰收。更重要的是,有了它们,才有了西湖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公园。

老底子的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曲院风荷,都是小而精致的私家园林,逛进去,就像有钱人家的后院,走不了几步就到了头。第一次疏浚后,淤泥一层层堆上去,地方大了,公园也才一点点变大了。

尤其是太子湾公园,以前是块沼泽地,第一次疏浚,挖出来的淤泥,大多都堆进了太子湾,当了地基。

湖底都挖出过什么

第一次疏浚就出水文物一万多件

第一次疏浚,在西湖里挖出来的文物有一万多件,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到清代,几乎历代铸造的古钱币、铜镜、铜箭头,都曾从西湖里挖出来过。

盛国进说,宝贝多的嘞,一箩筐一箩筐地装,“当时我看到过一筐箭头,想要一个,喊爸爸给我一个,我爸爸凶的嘞,马上拒绝了,说公家的东西,怎么好拿的?”

一起出土的文物里,珍贵的也蛮多。

像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制工具,比如锛、斧、凿等,都是记录杭州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珍贵实物资料,考古学上属于良渚文化遗物。

还有四枚五代吴越国投龙简。当遇到了天旱或洪涝时,吴越国王钱氏祈求“天助”举行“投龙”典礼,投入湖中的银牌就是投龙简,银牌上刻有祭文,一般一年投一次,最多时也不过两次。

有三枚元代铜印,也很珍贵。一枚为“昏烂钞”铜印,长方形,印面铸“昏烂钞印”四字,背面刻有“江东道宣慰使司”和“至元二十五年三月口日造”两行文字。“昏烂钞”指破烂、模糊的纸质钞票(当时称“交子”“会子”)。元代滥发纸钞,并在人口众多、贸易频繁的大都市设置“烧钞库”,专职焚烧、销毁昏烂破钞。

盛礼淑曾总结过,西湖里出土的文物主要有三种——

一是人们有意投到西湖里的物件。比如吴越国投龙简;再比如,宋代时有了西湖龙舟竞渡,为了比试水手的水中功夫,观看比赛的达官贵人或后宫嫔妃,往往会向湖里抛掷各种物件,让水手们下水争抢,而当时未能被水手找回来的,便有相当部分长留湖底了。

二是古人游湖的时候随身携带不小心掉落湖里的物件。

三是游船突然遭了风浪后意外倾覆后落水的物件。

据说最初疏浚时,在倒进太子湾的淤泥里曾发现一只小酒盅,擦擦洗洗后发现,竟然是纯金的!盛礼淑说,他还见过太平天国军队用过的铜炮、用薄金片打造的金龙,有一尺多长!

第二次疏浚

杭州人穿着西装高跟鞋就下了西湖

时光往后推移近20年,淤泥又一次积了起来。这一次负责疏浚的,就是盛礼淑的儿子盛国进。

当时好多杭州人也赶着去帮忙,盛国进说,好多人穿着西装、高跟鞋就跑了过去,他赶忙拦下,说好歹换件脏一些的工作服。

有家专做丝绸围巾的公司,一下子捐了3000米真丝绸缎,让来帮忙的人,扯布,做成旗子、围裙、围巾。

盛国进说,当时规定,挖好了泥,围裙围巾都要还回来的,结果大家都说,要留作纪念,都带回了家,最后就剩下了两块围巾。

娃哈哈老总宗庆后也很积极,捐了好多T恤、方便面,还有当时蛮多人喜欢喝的娃哈哈果奶。

盛国进说,第二次疏浚,挖泥都靠机器了,帮忙的人就在湖面上清理垃圾,叫“保护西湖绿色行动”。后来,疏浚工程陆陆续续结束了,大家都觉得,为西湖做得还太少,干脆就在1993年的12月,成立了“西湖志愿者”团队,至今还活跃在西湖边。

第二次疏浚结束后,盛国进又接手做了西湖引配水工程,就是把钱塘江里的水引到西湖里来。在园文系统工作了40年,可以说,盛国进的工作就围绕着一件事:让西湖水越来越干净。

前些年退休后,盛国进也加入了西湖志愿者的行列。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刘云 通讯员 盛洁桦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昨天,南山路上的西湖博物馆新推出《建国初期第一次西湖疏浚珍贵资料展》,展览将持续到本月28日,看完你会更懂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