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源治理多方参与 走进萧山区河上镇众联村,村庄干净整洁、邻里和善、民风正气……“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的美好图景跃然眼前。 早在2017年,众联村出台《“五和众联”村民通则》,围绕“和善村民、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煦村庄、和谐社会”等内容,以积分评议模式推动村民自主参与村内事务。这部通则被社会学专家和学者们称为中国首部乡村“皮毛法”。 实施两年多来,“五和众联”通则成效显著。众联村形成了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互融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新模式。一个欠发达的小山村蝶变成一个萧山的美丽乡村。更加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心。群众的主体意识被唤醒,群众的主体作用被激发。治理逻辑从自上而下的单轨制转变成为上下互动的双轨制。 去年以来,萧山区大力推广“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成功培育闻堰街道老虎洞村“五福临门”、进化镇裘家坞村“孝义家园”、欢潭村“五义欢潭”、戴村镇大石盖村“映山红计划”、益农镇群围村“智慧群围”和宁围“宁聚蓝”智慧治理、义桥“微信治村”等多个乡村治理品牌项目。 为了激发基层参与活力,萧山区在全区546个村社中开展以村社“两委”班子成员、治保主任、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为重点对象的“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遵纪守法示范户”评选和培育工作,发挥身边人带动身边人、身边人影响身边人的作用。 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老人赡养、财产分割……这些问题在基层调解工作中很常见,单纯用法律来解决并不可行,有时甚至会激化矛盾。 以巾帼力量,化解矛盾纠纷。2018年以来,萧山区妇联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市首创了“家事半月谈”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被列入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100例。由各镇街妇联主席每半月组织召开一次议事会,召集各村社妇联主席、委员代表以及婚调员、网格员,围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妇女权益保护等内容,交流大家了解到的信息,共商解决办法。以女性柔性办法,把调解做到当事人心坎上,促进家庭纠纷更好地化解。 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问题不过夜”为目标,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萧山区全力打造“一轴多翼”调解体系。全区共建有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559个,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物业纠纷、保险行业、物流行业、工商联(总商会)、消费纠纷、民宿行业、援前调解等10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 今年9月,萧山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正式对外运行,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通过和解、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途径,发挥专兼职调解队伍、人民调解专家库、“法律明白人”等多种力量,为纠纷当事人提供多样、便捷、高效的纠纷化解服务,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