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在之江大地上,活跃着一批全国人大代表,他们聚焦百姓急难愁盼,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我们跟随在浙全国人大代表的脚步,倾听他们的履职故事。
樊生华
踏着春的旋律,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即将于3月5日召开。春节假期的余温尚未散去,一身茶香的樊生华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趁着这段时间再多跑跑,听听茶企茶农们的意见,把今年的建议准备得更扎实一些。”
樊生华是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传承人。“国家一级炒茶技师”“杭州工匠”“炒茶王”“铁砂掌”……都是他身上闪亮的“标签”。
50载匠心坚守,炒出悠悠茶香
樊生华炒茶
嫩绿光润的龙井茶叶倒进光亮的铁锅,一双长有老茧的手熟练地在200多度高温的锅中轻重有度地揉搓着,手腕轻轻抖动,抖、搭、搨、捺,茶叶在手掌心翻转、跳跃。不一会儿,清新的龙井茶香就弥漫开来。
滋味鲜爽甘醇的西湖龙井茶一直是杭州的“金字招牌”。龙井茶好不好,炒制茶叶的技艺很关键,手掌与茶叶千万次的磋磨,西湖龙井的味道已经深深刻进了樊生华的骨子里。
“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科技还是无法取代的。我们要世世代代地保留下去,把最好的茶奉献给全世界的老百姓喝。”在机制茶盛行的年代,坚持手工炒茶,对樊生华来说不止是坚守传统的根,更是传承西湖龙井的魂。
樊生华自幼在茶山连绵的桐坞村长大,13岁炒第一锅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已走过了50个年头。“我想,我这辈子都离不开茶了。”一片叶、一双手、一口茶,串起他的一生。
炒茶入门容易,要做到精深却绝非易事。西湖龙井讲求“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对制作技艺要求严苛。“技艺决定口感。西湖龙井茶的手工炒制很讲究,高级茶全凭一双手在200多度的铁锅里不断变换手法炒制而成,茶不离手,手不离茶,很考验炒制者的功力。”樊生华说。
结合多年炒茶经验,樊生华巧妙将“十大手法”与“太极拳”融合,总结出了一套简单好学的西湖龙井炒制手法。譬如杀青环节的搭、磨、托、抖等一系列手法恰似太极拳动作;炒茶过程中的轻重变幻,也暗合着太极拳的刚柔并济、进退有度。这种将“太极心法”融汇到炒茶技艺中的巧思,更有利于炒茶人深入体悟非遗技艺精髓。
“这手势看上去柔软,实则需要内力,重要的是通过摊在掌心的过程,使得茶叶能在空中得到更多的散热。”樊生华在2009年提出了这一创新手法后,立即得到众多茶人的认可,随后很快被传开,成为了现在炒制西湖龙井的主流方式。
在技艺传承之下,将文化内涵保留,那茶香氤氲的背后,满载艰辛与汗水。
履职脚步不停,铺就共富之路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如何以茶为媒促进共富,让茶叶成为带动更多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叶子”,是樊生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从杭州、台州、丽水,再到云南、福建、安徽,过去一年里,樊生华省内省外跑了好多趟,既是到当地去传授种茶、制茶的技术经验,也是去了解茶产业的发展情况。“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贵州黔西南的茶叶产区,在普安县,我看到了当地之前种下的茶苗已经长成了茶树,却没有人管理,茶厂也基本是闲置状态。”樊生华发现,贵州的茶叶产区分散,难以打造线上线下整合的现代营销体系,需要改变发展方式。
实地调研也给了樊生华新的启迪:“要想推进茶产业发展再迈上一个新台阶,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在提升茶的品质上下功夫。”他建议,政府、茶企、茶农协同发力,通过提升技术、打造品牌、挖掘特色,来促进茶叶产品提档升级,推动茶产业、茶经济、茶文化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保护‘西湖龙井’地标是‘重中之重’,西湖龙井茶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我们杭州世代相传的味道,必须充分重视,把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传统技艺。但随着机器炒茶的普及,手工茶的辨识度成了最大的难点,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也曾后继乏人,樊生华认为加强宣传力度迫在眉睫,应当持续打响手工炒茶的品牌。
而对非遗技艺来说,“人才”是延续传承的命脉所在。多年来,樊生华不仅广收弟子,更是通过在职业学校讲课、给茶农培训授课等方式,分享传授独家经验心得,希望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技艺一代代传下去。
樊生华传授炒茶技术
对此,樊生华建议政府可以加大力度帮助恢复手工制茶,鼓励企业接收年轻人,培养新生代手工制茶人才,把茶的记忆传承好,提升西湖龙井的品质,带来经济效益,如此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带着沉甸甸的建议,携着沁人的茶香,樊生华即将奔赴“春之盛会”,开启新的征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