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100个视频 还原那段萧山人难忘的历史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11-17 12:07   

↑萧山区档案馆藏

42年,33期,54.61万亩,这三个数字,描述的便是萧山围垦。

那时的萧山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手握铁锹,肩挑扁担,围海造田,硬生生“造”出了萧山近四分之一的土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世界围海造田的奇迹”。

张祥荣今年64岁,从去年11月开始,他花费10个月,寻找采访对象,拍摄口述视频,剪辑并上传了100期《回忆围垦的岁月》系列视频。 

这100个围垦亲历者口中的100个围垦故事,让我们得以从不同角度拼凑出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定格下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2023年9月18日,张祥荣在北干街道摄影社分享“百人回忆萧山围垦”系列口述视频采访的背后的故事。

1

围垦情结

《回忆围垦的岁月》系列视频起源于一次偶然的相遇。

去年(2022年)11月,张祥荣在河庄偶遇了89岁的何友根老人,两人就围垦往事聊了起来。听着老人的倾诉,张祥荣突然萌生了为他拍个视频的想法。

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后,收获了上万点击量,点赞、评论数也颇为可观。

时隔半月,张祥荣又机缘巧合地见到了93岁的围垦亲历者汪文奎老人,他同样为之拍摄、制作了口述视频。本次视频发布后,播放量又远高于前一次,达到了两万余次。

这也让张祥荣意识到,萧山老一辈对于围垦都有着很深的情结,这些亲历者的讲述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能不能为更多的亲历者拍摄口述视频?为记录围垦这段历史做点事?不再依靠偶遇,张祥荣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参与过围垦的老人,打算将围垦亲历者系列口述视频长久地做下去。

出生于河庄街道向公村的张祥荣,从小在钱塘江边长大,围垦时期,他还是个学生,但也跟着去挑过泥,出过力。

正因为有过亲身经历,因此他和围垦老人聊起天来,更能感同身受,对方也乐意和他分享自己身上的故事。

拍摄对象有了,但对老摄影师张祥荣来说,亟待解决的是技术上的新问题。搞宣传出身的他,对相机的使用驾轻就熟,可在剪辑视频方面,却是个实打实的新手。为了做好视频,张祥荣特地请教年轻人,学习拍摄、剪辑技巧,配上字幕,让视频更有可看性。

一般当天拍摄的内容,他都会当天剪辑,当天发出,视频时长有长有短,但他会尽量保证“不断更”。

一次,张祥荣白天采访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前后共拍摄了86段视频资料,他逐段听取梳理内容后,先筛选出46段内容较为详实的视频,再进行前后衔接、剪辑,等配上字幕、视频出炉已是凌晨2点40分。

还有一次,张祥荣外出采风,白天和同伴们一起拿起相机摄影,晚上便放下相机拿起电脑又剪起了之前的素材。

“如果不是真的热爱,确实很难坚持这么久,我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在这件事上。”

2

意义所在

《回忆围垦的岁月》系列视频上传到30期后,张祥荣陷入了“瓶颈”。

此时,亲戚朋友介绍的围垦亲历者已差不多都被他拍了个遍,部分老人口述的内容大同小异,相似的内容也不适合重复上传。他一边发动认识的人继续推荐采访对象,一边思索如何找到突破口。

最终,他受到启发:围垦亲历者的范围并不应该局限于一线挥洒汗水的工人们,那些挑着扁担采购物资,在土灶前烧火做饭的后勤人员,他们的故事同样值得被记录。

从那以后,张祥荣开始寻找各行各业支援围垦的人,包括供销社、电工、医生、广播站、邮电所等参与围垦的人员,通过他们的叙述,让围垦这段历史呈现得更完整、全面。

他采访的围垦亲历者年龄范围从60多岁到105岁,来自26个镇街、部门。他们之中,有原萧山县农机水利局工程师,有原萧山围垦指挥部施工员,还有老知青等。

从去年11月,到今年8月,历时10个月,张祥荣在多个平台陆续推送视频后,目前《回忆围垦的岁月》系列视频全网点击量已破600万,其中采访新湾周长余老人的视频播放量达56万,转发量上万,还有大量的评论和留言。

“我真没想到这个系列的视频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张祥荣说,在此之前,关于围垦的记载多以宏观的大场景为主,而他的镜头更多地对准了老百姓。

在老一辈眼中,这些“普通人”口述的围垦往事更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同时,这100段不同角度的叙述,也让萧山的围垦精神在年轻一代的眼中更具象化。

某个口述视频下,有这样一条评论:“用亲历者的口述来还原当年千军万马搞围垦的壮观历史,这一条条视频就像是活教材。”张祥荣说,这正是他做这系列视频的意义所在。

最后一次人工围垦是在1986年,距今已经过去了38年。

张祥荣回忆,自己曾采访一位99岁高龄的围垦老人,再次遇见老人的子女时,对方告诉他,老人在接受采访后四个月时去世了。“围垦亲历者很多都已年迈,但围垦精神不应被忘记,应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回忆围垦的岁月》系列视频做到100期之后,张祥荣说,自己并不会止步。今年,他被聘为萧山区关工委“五老”讲师团讲师,也加入了萧山区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在村、社区假日学校少先队员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中宣讲围垦精神。

接下去,他希望能通过努力开办围垦主题摄影展,出版《百人回忆围垦》图文书,继续做一名钱塘江文化、围垦精神和沙地文化的记录者、传播者。

▼延伸阅读▼

李郁葱:红山传奇

围垦十年

萧山人民围垦造地:“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汤圣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郭卫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