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浙江省档案馆馆藏有一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萧山人民正在围垦的照片,照片上,钱塘江边人头攒动,劳动场面热火朝天。
历史上,萧山曾采取过不少治理钱塘江的措施,终因各项工程缺乏规划、筑堤保地缺少投资、组织百姓软弱无力而望江兴叹。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萧山人民实行治江与围涂相结合的方针,获得了治江、增地双重效益。
上世纪50年代后期,萧山小块围垦试验获得成功。上世纪60年代中期,萧山大规模围垦揭开序幕。1968年开始的3.6万亩围垦,是历次大规模围涂中最具攻坚性质的一仗,这块滩涂西、北、东三面临江,需要三面筑堤。
从1949年至1995年,萧山人终于锁住了钱江潮,筑起了长堤,围得滩涂毛地50余万亩。围垦给萧山人带来了新土地,缓解了当地人多地少的矛盾。随着围涂面积扩大,萧山人开始到垦区安家落户。
经过辛勤开垦,垦区的水闸、渠、桥、路、林全面配套。这里生产出了粮、棉、黄红麻、油菜籽、蚕桑、西瓜、蔬菜、淡水鱼、生猪、禽蛋、竹笋、蜂蜜等多种农产品,并形成了多个商品生产基地。工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商业网点、金融机构、医院、学校也相继建立,围垦区成为萧山新的发展区域。
萧山围垦,举世闻名。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对萧山垦区考察后称赞:“这是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