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都是对的”今早,“朋友们的工化”走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1-13 14:12   

今天(1月13日)早上7点29分,知名文艺评论家曹工化离世。

曹工化,文艺评论家、作家、书画家、媒体策划人。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浙江省文化厅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民进参政议政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曹工化的家人在讣告中称:

我们最亲爱的亲人,我的丈夫、灵魂伴侣,孩子们的父亲,也是朋友们的工化,于2022年1月13日清晨7时29分,永远告别了我们。特此讣告。疫情期间,诸多不便,遵照工化遗嘱,家人正有序料理后事,无暇照应朋友们关心,请暂勿前来,以免引起诸多不便。告别仪式时间届时一定告知,工化的朋友们,朋友们的工化,一定会有时间与各位灵魂相聚。”

电视节目评论员俞柏鸿也在朋友圈发文悼念,希望“兄弟一路走好”。

知名媒体人,“城市秘密”的“王叔”王群力在朋友圈发文缅怀:

工化去世,很可惜。

八十年代或者更早出道的杭州文艺青年,没有一个不认识曹工化的。缘于他的渊博,豁达,热情和慷慨。

无论别人怎么看。他我行我素。工化最著名的格言是:

朋友都是对的!”

认识曹工化应该是八十年代末,搞中国茶叶博物馆的时候。有段时间他和陆钧、何鑫业三个人每天下午到双峰跟我神聊,直至我发现了陆钧的深邃思考,请他出山完成了陈列方案。

去他家,在老的建国路一座老式板壁房子里。屋子里简陋却干净整洁。记忆深刻的是茶几上整齐地叠放着很多古典音乐的碟片。

因为不懂古典音乐,对懂音乐的朋友很崇拜。因此这个小场景印象深刻。

工化在绘画、书法、篆刻以及音乐等等广泛的艺术领域有着无师自通的感悟。

且口才一流,逻辑强大,不能不服。

但由于他并没有所谓系统的教育学习经历,不知道他这些知识是啥时候,什么方式获得的。

工化表达逻辑强大,喜欢逆向思维。任何会议上,他喜欢晚点发言,然后发表一通逻辑相反,却逻辑严密的观点。听得人很爽。

这可以理解为一种话术。

这种技巧很少有人掌握。

朋友都是对的!”请他开会的肯定是朋友。朋友的事必须支持。所以很难看见他在会议上说不同意见。

无所谓名利,也不抗拒社会,不得罪朋友。

实际上曹工化处在一种非常自由的境界……。

很长时期,曹工化是一个不求闻达的人。不会开车,不主动约局。但不拒绝出名,不拒绝赴局。

且有求必应,有叫必到。

一切源于他很独特的价值观。没有,无所谓。有,就积极配合。

媒体发达时代到了,他名声日隆,走到前台,频频曝光。

但不可能找得到他自吹自擂,投机钻营的一点事实。他连微信朋友圈都没有。

但他也喜欢“暗喽喽”得意,喜欢看见别人吃惊的样子,享受别人赞叹他渊博知识的那种感觉。

他是杭州最早剃莫西干头的人。五块钱让街边小摊剃的。起初颇为扎眼,几年以后慢慢流行起来,大家见怪不怪了。

工化喜欢喝酒是出名的,据说曾经每喝必醉。他大概有点认为酒可以代表自己,甚至是“酒神精神”的某种表达。去年八月,他得知自己患病,仍然与朋友豪迈交流。

有朋友说他是:“无专著,无编制,无职称,真正的草根!”很对!曹工化他代表了一群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错失了时代机会,却又不负时代的一批人

工化离去,一个时代渐行渐远……。

著名作家王旭烽在2015年曾写过一篇名为《曹工化:在达与隐之间》的文章,生动地介绍了曹工化其人,呈现出一个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

今日转发此文,以此纪念“朋友们的工化”。

▼延伸阅读▼

曹工化:你小辰光的杭州,他的画里都有!

曹工化:我,曾经是杭钢工人

曹工化:在达与隐之间

↓ 见 下 页 ↓

来源:微信号:we我们(ID:wewomen2016)  作者:中河  编辑:郭卫
返回
在曹工化看来,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框架上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对待我们人生的方式,它有很多方法,你只要明白绘画的道理,可能就参透了自己的人生。八十年代或者更早出道的杭州文艺青年,没有一个不认识曹工化的。曹工化的水墨、书法都很有造诣,印章也很好,但他最出名,还是艺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