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杭州日报》的“杭”,谁写的?
▲ 《杭州日报》1985年1月1日头版(局部),首次推出“二王体”报头,一直延续至今近日又被问到,《杭州日报》报头这四个字,是谁的字体?
对这个问题,我一般会简单回答:“是‘二王体’,王羲之和王献之的集字。”有时候也会略作解释道:“在古代书法家的墨迹中,这四个字就‘杭’字比较难找。以前听人说,这‘杭’字在‘二王’书法中实在找不到,只好将两个字各取一个偏旁,拼合成现在这个‘杭’字。”
最近读宋代《淳化阁帖》,我忽然发现这样的解释竟然是错的!杭报报头的这个“杭”字,完整端正,哪有什么偏旁拼凑的啰唆事,好端端的就在那里!在哪里?在王献之的书帖中。
究竟怎么回事?翻阅了一些文献资料,并咨询了杭报资深老报人、离休干部徐运嘉,觉着该说一下杭报这“杭”字的来由,也算是对以往的误说正本清源。
2
王羲之没有留下“杭”字,怎么办?
据徐运嘉回忆,1984年杭报总编莫念祖召开编委扩大会议(扩大至各报道组长),讨论如何将四开小报改版出对开大报。讨论到报头字体请谁来题写时,意见纷杂,难以统一。鉴于以往杭报多次变更报头字体的经验教训,莫念祖创意用书圣王羲之的字。得到与会者赞同后,莫念祖和编委庞孝浚分头去找王羲之书法。但两人找了半个多月,只找到“州”“日”“报”三个字,就缺一个“杭”字。
▲ 《中国书法大字典》中的“杭”,除了篆字只收到王献之、李世民和苏舜元这三人的书法,远不及“东”字之多
“杭”的名家帖字可遇不可求。古时“杭”字除了用于地名如杭州,出现在词语中的机会非常之少。蒙古现有杭爱山,但在汉典古籍中称燕然山,范仲淹《渔家傲》就说“燕然未勒归无计”。“杭”本义是方舟的意思,做动词则意为航渡,如《诗经》中说:“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这样一个非常用字,要书法名家写到并写好,还真有点勉为其难。
最后还是老莫有办法,从王献之书法作品中找到了“杭”字。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两书法风格近似,拼在一起看不出差异。这样,就确定以“二王体”这四个字作为杭报报头。“杭”字拼合这个梗,其实源于之前集字毛泽东书法的故事。
古代“杭”字究竟有多少书法家写过?查阅《中国书法大字典》(香港中外出版社1976年修订版),仅有三人写到:东晋王献之、唐朝李世民和北宋苏舜元(专为字书而书写的篆体不算)。而同一页的“东”字有25个,写的人太多了!这一比较就能明了“杭”字的稀有。而其余“州”“日”“报”三字,比较易见,若想集字,保证你有“货比三家”的机会。
1985年1月1日,杭报首推“二王体”报头,从此开始,一直延用至今。现在看来,“二王体”的杭报报头优点是明显的,一是比较规范正点,能让人一目了然;二是有显而易见的艺术含量,让多数人觉得好看;三是作为江南地区的名家手笔,有地方文化特色。
3
《余杭帖》,王献之的“情书”?
▲ 南宋绍兴十一年国子监刻本《淳化阁帖》中的《余杭帖》等,留意其中“杭”字,今《杭州日报》报头这字即取之于此。上海图书馆藏
杭报报头“杭”字,来自《淳化阁帖》卷九王献之《余杭帖》。那么,这幅帖子又写了点啥?为了便于理解,现将这幅行草书帖释读和标点如下:
献之白:思恋,触事弥至。献之既欲过余杭,州将若比还京,必视之。来月十左右,便当发,奉见无复日,比告何喻?愿复尽珍重理。献之。
这是一封没写收件人名字的信,大意是说:想你,你的音容无时不刻在我眼前,如影相随;准备过来余杭看你,州将如果近日回京城建康(今南京),我届时陪同前往就一定能如愿见到你;估计下月十号左右我们就会出发,没有几天咱们就能相见了,所以我心里的话等到那时再跟你说吧;愿你多多保重!
字里行间直白表达了对对方的思念和期盼,不是“情书”又是什么?只是收信人是他的什么人,现已不得而知。但这位王献之朝思暮想且急于想见的人,当时就住在余杭(今杭州)一带,而他自己应该住在会稽郡的山阴(今绍兴)。余杭在东晋时属于吴兴郡治下的一个县,他从山阴到建康,余杭是必经之地,所以他说届时一定能与“你”相见。“州将”则是州一级长官刺史的通称。
史载王献之风流倜傥为“一时之冠”。先娶表姐郗(音Chī)道茂,夫妻恩爱情投意合。但纵然你是高富帅、富二代,皇权面前统统叫你废柴。他被新安公主逼婚,自残无果,被迫休妻再娶。四十三岁病危时,人问此生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要紧事,他说:“没啥别的事,只念着与郗家离婚这事。”直到人生尽头,王献之心心念念的还是他的原妻。这封“情书”或是写给郗道茂的?
▲ 这幅明人画的有两名胁侍的王献之像,似乎在刻画他的悲剧人生:为反抗公主逼婚,自残双腿(落下残疾需人扶持而行),最终仍被迫休妻而与公主成婚
王献之书法出自他父亲王羲之,但他更有自己的创意,所以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后人对《余杭帖》有“俊美飘逸”的评价。那么,我们今天能看到他俩的这些书法,又有什么来历?是他们的真迹吗?
4
学习“阁帖”好榜样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屡屡大打出手的金人终于消停,宋金终于谈成和约。宋高宗赵构闻讯长吁了一口气——他想干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终于可以上马了。他下诏给国子监,重刻《淳化阁帖》(简称“阁帖”),抢救这批国家级的珍贵帖子。
北宋初年,太宗花大价钱、大力气撸到一批晋唐名人书法。淳化三年(992),这些名迹汇刻而成“阁帖”十卷。这事厥功至伟,既保存了大量古代优秀书法家的作品,还建树了一套书法范本,同时开启了一门独特的学科“帖学”。但百余年后,初刻初拓的“阁帖”凤毛麟角,传世的“阁帖”谱系繁多,纯杂不一。
高宗想利用御府收藏的太宗“祖帖”,翻刻再造一套纯正的“阁帖”:全真翻印原帖,先后次序、字行长短,甚至卷尾篆书落款,一仍其旧。墨拓时还用上了特种纸“匮纸”,这是打造金箔银箔时才用得上的贵重厚纸。
▲ 南宋绍兴十一年国子监刻本《淳化阁帖》。南宋后期有拓工在此本基础上添加“银锭纹”,以冒充北宋“祖帖”。上海图书馆藏
今天看这部帖本,其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相传“祖帖”刻板后因断板,曾用木楔对断裂处进行拼合修缮,这以后的拓本就留下了类似银锭的痕迹,被称作“银锭纹”。南宋后期,有拓工在这绍兴十一年国子监刻本的基础上,作伪添加了“银锭纹”,以冒充北宋“祖帖”。你稍不留意,还以为看到的是“祖帖”呢。这也反映了高宗仿真摹刻的“阁帖”,与“祖帖”原貌几乎无二。
这样的不惜工本和以假乱真带来的好处就是,尽可能真实保全了那些珍贵墨迹的风采神韵。新造“阁帖”因此字画精神清晰美观,书艺传神极有可观,人称上乘之作,堪称书学榜样。
可是这也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太宗“祖帖”并非尽善尽美,欧阳修、苏轼、米芾和黄伯思等学者早已指出其中的错帖和伪帖,这事天下周知。所以徽宗时干脆重编新刻了一套“大观帖”。何以高宗却非要吃定“祖帖”,摹刻这部有“胎里疾”的“阁帖”呢?细究起来,不仅是为了文化上的继绝存亡,更有可能是想通过“文治”向太宗皇帝看齐,标榜自己的“血统”根正苗红,嫡亲正宗,由此在政治上形塑自己的“正统”皇权和中兴之主。毕竟赵构原先只是“老九”,皇位原先八竿子都碰不到他。
而纯粹从摹刻再造“阁帖”来说,高宗在为天下再建书法标准的同时,也对书法艺术和中华文化作出了极大的功绩。即使八百多年后,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有价值的文化内涵。
▲ “杭”字四种帖本:右上“阁帖”南宋初年摹刻拓本,右下“阁帖”清宫懋勒殿藏宋拓本,左上“绛帖”北宋摹刻明刊本,左下“二王帖”明刊本
比较一下王献之借“阁帖”传世的四个不同刻本《余杭帖》上的“杭”字,就能发现,亏得南宋时候的依样画葫芦,才有今天的相形见“优”——杭报报头集的王献之“杭”字,应该源自上海图书馆藏高宗再造“阁帖”的宋拓本,可谓最佳选择;曾是清宫懋勤殿所藏的宋拓本被石花侵蚀,比较斑驳;北宋摹自“祖帖”的“绛帖”字形偏瘦,“亢”的连笔中断;明人刻本“二王帖”则明显走形。
因而对于王羲之和王献之,对于宋高宗,对于这些民族传统文化,至少杭报人是应该道声“谢谢”的。
在此,也谨向徐运嘉先生致谢!
作者:姜青青,杭报集团新研所原所长,高级编辑。从校对、记者到媒体管理,从报纸、网络到传媒研究,很庆幸自己参与了报业的变革。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