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署名,却给了我们这些毛孩子很大的鼓励。
今年是《杭州日报》创刊60周年,我翻箱倒柜地找出了这封信,因为它有历史意义:首先这封信是《杭州日报》与受众良性互动的一个证据,正是这种互动培养了一批有前途的新闻和文学爱好者;其次,这封信虽然是为一群中学生写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当时报纸办报方针和思想的缩影,从新闻史学上说,对研究当时记者、编辑的思想状态,或许有点参考价值。
先介绍一下这封信的历史背景。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文革后期,学生虽然无法正常读书,但搞一些课外活动,还是受到鼓励的。当时,杭州有几所中学办有学生刊物,比如杭三中就有一家《鼓角》,办得有声有色,煞是令人羡慕。于是,我也找了几个“臭味相投”的同学商量,决定也办一份。
经过一阵昏天黑地的忙乱,刊物终于办起来了,取名——《春焰》,意思是青春的火焰。为了把刊物办得更好,我起草了两封信,一封给《杭州日报》编辑部,一封给《杭州文艺》编辑部,希望能得到编辑老师们的解答和帮助。不过,当时心里并没有对回信抱太大的希望。果然,《杭州文艺》没有回复;但是,喜出望外的是,《杭州日报》来信了。信中写到:
由于我们是搞报纸副刊的,缺乏办刊物的经验。对你们提出的问题,简复如下,仅供参考。
一、作为学生的班级刊物,还是办综合性的刊物为好。即办刊登学生的学习体会、好人好事的通讯报道,以及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提高的文艺作品。根据你们的需要转载党报党刊的文章是可以的。未经公开发表的毛主席语录和中央首长讲话,中央已多次重申不要翻印,应该遵守。
二、审稿、收稿,都应遵照毛主席关于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指示,努力做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
三、我们反对抄袭行为,这是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但是要把初学写作的学生模仿人家的作品同抄袭行为区别开来。对抄袭行为要严肃指出,批评教育。
四、编辑工作贵在“认真”两字。要努力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才能把好关。
五、办好一个刊物要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广大群众。要积极争取党支部的领导,发动广大师生来写稿。除了广泛发动群众外,要注意组织和培养一支写作队伍。
六、刊物要积极配合全党的中心工作。为了迎接四届人大的召开,可以先组织稿件。
以上答复,不一定正确,也不可能满足你们的要求。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不断实践,总结经验,办好刊物。
来信落款的日期是1975年1月3日,没有署名,却盖着令人敬仰的红色圆形图章“杭州日报政法文教组”。在写本文时,我特意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时任杭报政法文教组组长的是毛英先生,有不少回忆文章,都讲到他曾给很多作者写过信。于是我“考证”这封回信十有八九也是毛英先生所写的。
当然今天看来,这封信的内容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但却写得十分坦诚和认真,尤其是建议要“刊登学生的学习体会、好人好事的通讯报道,以及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提高的文艺作品”,今天看来也十分正确。
当时,这封来信先是在编辑组传阅,然后又在同学和老师中传阅,大家都很高兴,颇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对《杭州日报》爱护和尊重我们这些毛孩子深怀感激,办刊物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也提高了我们的写作能力。
本文原载于2015年12月28日杭州日报。
作者何扬鸣,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