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是121年前的杭州话!或是“中国最初的录音”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2-04 15:47   

这段录音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由法国语言学家Léon Azoulay于1900年用蜡筒录音,该批资料还包括北京、南京等多地汉语方言吟诵。

该吟诵的杭州话音系基本符合同时期西方传教士的记录。“萧然音韵”根据录音给《归去来兮辞》文本配上西方传教士设计的杭州话罗马字,供大家参考。

在沙沙作响的录音中,让我们穿越回121年前的杭州……

学界一般认为“中国最初的录音”是德裔美籍人类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伯特霍尔德·劳弗(Berthold Laufer,1874-1934)在1901-1904年间录制的。

在伯特霍尔德·劳弗参与的“雅各布·希夫中国考察项目”(The Jacob Schiff China Expedition; 1901-1904)行程中,用502卷蜡筒唱片记录了近1500分钟的中国民间吟唱、曲调、乐器演奏。

这批被称为“劳弗特藏”的音频资料于1961年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转存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传统音乐档案馆。

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这批录音资料标注日期为“1900年”,这比“劳弗特藏”中的“中国最初的录音”还早了一年。

蜡筒录音的原理是,通过一个长长的号角和连接在它末端的杠杆,把空气的震动转化成固体的震动,再使用探针(唱针)将震动记录在持续旋转的蜡筒上。也就是说,整个录音过程都是纯声学、纯机械的。

音像制品已超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不论识字与否,音像制品可以立即吸引人的眼睛和耳朵,它已成为一个对传统书面记录的永久补充。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一项提议,将每年的10月27日确立为“世界音像遗产日(World Day for Audiovisual Heritage)”。

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说:“保护世界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以确保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传承。只有了解历史,我们才能在对话和理解的基础上,构建我们共同的未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召世界各地的每个人通过展示他们的珍贵藏品,一同庆祝10月27日,让当代人和后代人得以共同分享那些财富---“我们共同的音像遗产”。


▼延伸阅读▼

听…古董唱片里原汁原味的杭剧!

听…那曲来自大唐开元盛世的声音

方言正字应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推广之间找平衡

原音重现:民国时期的萧山童谣《癞子》

杭州话:Ngo dziu z ngo, Z yen-seh peh ih-yang tih ien-ho

来源:萧然音韵(ID:XiaoshanDialect)  作者:嘉谅 /夜凉  编辑:郭卫
返回
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这批录音资料标注日期为“1900年”,这比“劳弗特藏”中的“中国最初的录音”还早了一年。这段录音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由法国语言学家LéonAzoulay于1900年用蜡筒录音,该批资料还包括北京、南京等多地汉语方言吟诵。在沙沙作响的录音中,让我们穿越回121年前的杭州……学界一般认为“中国最初的录音”是德裔美籍人类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伯特霍尔德·劳弗(BertholdLaufer,1874-1934)在1901-1904年间录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