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辰光的杭州,他的画里都有!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2-02 11:06   

用画笔向运河致敬

吴理人有两方印章,一方叫“唯我天相许”,意思是老天生我就是要做文化之事;另一方叫“画不远人”,意思是每天出门都要带上纸笔。

民俗画画的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每天出门吴理人都会带上写生本,看到有特色、有意思的地方,就握笔铺纸,现场记录。要画好老房子的建筑肌理和结构雕件,就必须要进到房子内部去看。看到有一个奇怪的陌生人进来,有的居民以为他是拆房子的,有的甚至怀疑他是小偷。后来,当他们知道吴理人是来画他们住了大半辈子甚至几代人的老房子时,都热情地泡茶、搬凳子,和他讲住在这房子里的故事。

从画杭州到画运河,吴理人就这样敲开一户又一户大门,走访300多名老人,并考证了大量史籍资料,将这些珍贵的老杭州史料都写进了书里。在《运河杭州风情》、《运河南端市井荟》书中,既有唐朝的皋亭山求雨、明代的徐霞客夜泊北新关,也有现在的水上货运、灯会、婚庆等。还有表现运河边祥符桥一带,沿袭千年的节庆活动——祥符花朝节。越是画大运河,吴理人越是感到,运河是这辈子永远画不完的题材。

吆喝着“换鸡毛鸭毛甲鱼壳”、“糖炒白果儿,香是香来糯是糯”等的小商贩,在生意兴隆的拱宸桥、卖鱼桥一带,说书、看西洋镜、打“贱骆驼”(陀螺),还有拉黄包车、弹棉花、补碗盏、卖门儿布、阉鸡等市井百态,被吴理人画进了长9M、宽1.5M的《拱宸自古繁华图》。这幅为纪念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大型民俗画,被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永久收藏,并制成铜版画悬挂于正厅。

吴理人的民俗画不像写意画粗放简练,也不似工笔画工整缜密,但兼具两者之长——在描绘房屋、街巷、路桥等建筑和人物神态、动作时,有丰富的细节处理;而在描绘风景时,又有色彩的渲染,如他的作品“湖墅八景”组图中,花红如血的《半道春红》、夜深如墨的《河塍晚翠》。

20多年前,为了画好“湖墅八景”,吴理人采访了很多老人,听他们说湖墅路上马神庙、关帝庙、大夫坊、墙门沈、涌泉和月湖的故事,也查阅了很多历史诗篇和资料。在G20杭州峰会期间,来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参观的国内外记者和嘉宾,都对收到的“湖墅八景”明信片赞不绝口。

如今,在拱宸桥畔的桥西直街,吴理人民俗艺术馆已经成了杭州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喜爱的品味运河文化的好去处。吴理人作为老杭州人,用画笔向运河致敬,这份情感也传承到了他的女儿吴娴身上,她是一名工艺品设计师,正在用富含科技元素的文创设计理念来诠释她眼中的运河,让民俗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撰写人:曹工化(中国美术学院城乡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

▼相关阅读▼

漫谈:三个意大利人与杭州的桥

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杭州样板 ——关于杭州近二十年以来实施运河综保工程的思考

来源:微信号:品牌杭州  作者:曹工化  编辑:郭卫
返回
出生于杭州书香人家的吴理人,是一位中国民俗风情画家,他四十年笔耕不辍,情系钱塘里巷与大运河,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了一幕幕已经消失的杭城民俗风情和运河遗韵。他出版了《钱塘里巷风情》、《运河杭州风情》、《运河南端市井荟》、G20特辑中英文《画说运河》连环画和《运河杭州二十四节气民俗画》等几十本书。吴理人执着坚守杭州民俗文化,参与举办了上百次大大小小有关杭州运河文化的讲座,他以画的方式“吸睛”,被誉为“画说杭州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