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故事
第一版两稿剧本不翼而飞。
若论国内文学改编影视剧的鼻祖,就不能不提王朔。1988年,那一年被称为“王朔电影年”,他的四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他毫不谦虚地对“发小”发表壮志豪言:“中国电影哥们儿现在平蹚。”(平蹚,意为没有困难,没有对手。)
王朔口语化的文字风格,让他的小说在改编成影视剧时特别容易保留原有的痞味,马未都形容那时王朔在文化圈搅起的盛况:“当时文艺上不是百花齐放,放出来能撒欢的就他一个,剩下的人都比较传统。”作家和编辑混在一起,也是当时的常态。“大家在一起就是瞎吹,说迷恋女色的事儿,都把自己说得特别神勇,把芝麻大的事儿都说成西瓜。”
上世纪80年代末,王朔参与了长篇电视连续剧《渴望》的策划,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影视剧能够在中国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力。到了《编辑部的故事》,王朔就开始亲自参与主笔。当时,负责写剧本的除了王朔,还有苏雷、葛小刚、魏人和马未都,据说电视剧里很多情节,都是马未都根据自己经历改编的。为了让剧本过审,一群人连续写了两稿,但是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等到审查通过的时候,剧本却突然不翼而飞。五人中的四个人都没了心气重写剧本,最后只有王朔,在当时还在给剧组打杂的冯小刚建议下,重新开始了两人的合作,这才有了最后的《编辑部的故事》。
海马歌舞厅
唯一贡献是让冯小刚认识了不少文化界名人。
影视化的成功,促成了王朔往商业领域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末,马未都、王朔,连同当时三十多个作家,一起成立了“海马创作室”。马未都任董事长,王朔任干事长,“干事长就是个甩手掌柜,所有事情都是我在做”,马未都后来“控诉”道,在他眼里,王朔是一个具有商业敏感,但同时没有执行能力的人,很快他退出了“海马创作室”,“当时离开主要也是人之间有矛盾,三十多个精英在一起不是那么好玩的,内耗很大,因为都没有经过严酷的资本主义训练,对经济摸不着门,总觉得自己吃亏别人占便宜,所以最后分崩离析。”
为了现在人们说的“混圈子”,马未都还在当年那帮同伴的怂恿下,开了家“海马歌舞厅”,结果往店里一看,整天坐着的都是认识的人,“那时候北京人以不给钱为荣,如果这桌有人要付钱了,还要按着不让付钱”,除了让冯小刚借此机会认识了不少文化界名人,这家歌舞厅很快就在不断的亏损下歇业了。后来,他们尽管拍了电视剧《海马歌舞厅》来纪念这短暂的日子,但是因为编剧和演员阵容都不够强大,此剧大败。又因为片尾曲——童安格的《游戏人生》“歌词消沉、负面”,被文化监管部门点名批评,更在电视台遭遇停播。
此后,马未都一心扑向他的艺术品收藏、鉴赏领域,而王朔,除了出版《看上去很美》《我的千岁寒》,逐渐在公众和传媒视野里消失。直到今天,马未都仍然会在媒体面前谈及他的“小伙伴”王朔,但后者已经不大愿意公开“发表”什么了,无论是只言片语的意见,还是自己参与的电影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