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只有7张桌,中午全满。顾客有两种,大伯大妈和年轻男女。午餐上午10点到下午1点,晚餐下午4点30分到晚上7点,看来确实是食堂而非餐馆。
每天的菜品基本二三十个,中午有酸菜鱼、宫保鸡丁、小炒脆笋、油豆腐娃娃菜、家常豆腐、炒三鲜……
我点了两个菜,小炒脆笋,5块钱,老底子沃豆腐,6块钱,加一份健康米饭(青花小碗米饭上嵌一颗红枣),吃完颇满意,一共12块钱。
隔壁桌4个年轻女孩,她们是附近一家投资公司员工,她们点了5菜一汤:小炒肉、糖醋里脊、小炒杏鲍菇、油豆腐娃娃菜、酸菜鱼和笋干番茄丝瓜汤,加四份米饭,一共62块钱,看得出女孩们也很满意。
女孩小赵说,她们的中饭一般都会来这家食堂吃,一是价格比外面餐馆便宜不少,二是环境和碗筷桌椅都蛮干净。
78岁的蒋阿姨和老伴点了四个菜,酱鸭、家常豆腐、酸菜鱼、小炒脆笋,花了32块钱。蒋阿姨评价,分量够,味道偏杭州口味。“他们家的酸菜鱼用的是草鱼,卖十块钱一碗,外面光草鱼买买也要十二三块钱一斤……”
吃完饭,顾客要自己把餐具端到清洗间去,这个规矩也和单位食堂一样。
上羊市街社区沈书记向我介绍了些食堂的情况。
“邻里食堂”是社区和社会餐饮企业合作办的,场地、装修、设备,包括水电费,都由社区承担。人员、技术和具体管理,聘请了唐老板负责。“外面来吃的人蛮多,不过食堂主要还是服务自己小区居民,很多费用都是社区承担,所以菜价比外面便宜不少。”
沈书记说,食堂开业到现在三个月,前两个月亏损,这个月有些盈利。
“不过唐老板承诺了,只要有盈利,就从中拿出一部分,返还给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
唐老板是个什么人?
沈书记指着食堂里一块条幅,上面写着“热烈祝贺大唐海鲜荣登中央电视台一套《生活参考》节目”。沈书记说,唐老板是近江大唐海鲜大排档的老板,前些天央视一套还采访过他。
近江海鲜美食街,名气跟望江门小龙虾夜市相当。100多米长的巷子里,大大小小20多家海鲜餐馆。唐老板的店靠里,门口挂着欢迎央视采访的横幅,小黑板上写着招聘启事:跑菜员、洗碗工、收银等六个职务,招26个人。
来采访的是央视一套《生活早参考》之《中国小馆》节目组,在杭州近江拍了三天,8月3日早上8点半播出,题目叫“大唐海鲜的秘密”。
央视为什么采访他家,“大唐”到底有什么秘密?
“店都是一样的店,他们是沈家门海鲜,我们也是的,做法么都差不多,能有什么秘密?”另一家排档老板显然有点想不通。
唐老板从外面回来了,开着新买的丰田轿车。
我问他,为什么央视采访你?老唐呵呵呵笑起来,“生意靠人做,其实也是做人……”
老唐老家安徽芜湖农村,小时候家里穷,初中念完就外出打工。“一床铺盖100块钱,两眼一抹黑就出来了。”
经亲戚介绍,他进了一家公司食堂,从学徒切菜配菜做起。一年后参加了三级厨师考试,后来被提拔为公司餐饮部经理。业余时间老唐爱泡新华书店,又自学拿下经济管理本科文凭。
2007年,老唐从单位辞了职,打算到社会打拼,临走前一位看好他的领导说,小唐你如果40岁之前事业还没起色,这辈子就不要来见我。老唐说,这句话对他激励很大。
老唐在近江开海鲜大排档时,杭州的海鲜排档刚刚起步。
一开始是路边摊,铁架子遮阳棚,白天收起晚上撑开。后来有了固定店面,很小很小,再后来有了上下两层店面。
央视的节目里把老唐成功的“秘密”总结为两个字“新鲜”,说老唐店里的海鲜,都是一大早从舟山渔民手里收来,当天下午运到杭州近江,晚上大排档营业用上。
其实还有一个“秘密”,节目里没讲,我觉得可能更重要。
从开业起,老唐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一桌客人他都上去自罚一杯,然后让人家提提意见和建议,时间长了,“大唐老板爽快”的名气传开,客人熟了,也经常主动请老唐坐下喝两杯。
后来朋友介绍朋友,一些名人也悄悄出现在老唐的店里。
“这是巫启贤,这是刘仪伟,这是小虎队的陈志朋,这个黄头发的是《头文字D》里演姜太公的日本人……”老唐指着墙上的照片说,“这是汪峰,去年年底来的。这是朱丹,以前她爱去我黄龙那边的分店。这是个内蒙古的节目主持人,每次路过杭州都要来我这里坐坐……”
央视“中国小馆”节目组来杭州找题材,先接触了几个杭州美食界红人,他们一共推荐了8家,最后节目组选了“大唐”。
前几年生意顺风顺水,“大唐”一口气连开6家分店,年营业额将近千万,老唐也充满了自我实现的存在感。
2011年3月日本九级地震,福岛核泄漏,接着传言四起,说东海海鲜也被污染。后来没人敢吃海鲜,老唐生意跌到谷底,经常一天两三桌客人,再后来实在撑不住,6家分店全关,粗粗一算净赔好几百万。老唐心情也跌到谷底,带着老婆女儿回了老家。
“在家里也蛮难过的,没事就会想,怎么办?怎么办?这么多年辛辛苦苦,一下子全都没了。”
度日如年的日子直到那年年底,海鲜生意才慢慢重新好起来。经过一场劫难的老唐姿态放得更低,开始思考类似因果报应等人生哲学问题。
老唐说,开老年食堂是一年前做的决定,之前已经想了很久。最开始触动他念头的,是老家93岁的奶奶,平时一个人住,行动都不方便,更别说每天做饭了。他想把老人接到杭州,可老人怕不习惯,不敢来。“我想杭州这样的老人应该也不少吧。”
老唐的食堂已经开了两家,一家在小营街道,一家在紫阳街道,第三家正在筹备当中。海鲜店招这么多人,主要也是想在大排档培训,再给老年食堂用。
老唐说,他的愿望是在杭州开25家老年食堂。现在还略有亏损,要用海鲜大排档赚的钱补贴食堂。
不过老唐向我打了包票,说请老人们放心,食堂饭菜的价格,以后也不涨。
我们希望用善意和诚意,通过一些小的发现,朴素地报道我们的时代和生活,欢迎你也来分享你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