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 父母应多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
短短两天,两个女孩分别死于亲生父亲和继母手中,这让我们在唏嘘之余不禁产生疑问:家长在与孩子相处交流中,一些过激的冲突是否可以避免,又有哪些沟通的技巧?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防治科科长宋海东表示,在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中,许多家长存在已成定式的角色认知,使家长和孩子在沟通时处在不平等地位。
“许多家长觉得自己比孩子年长,生活阅历比孩子丰富,因此在与孩子交流沟通时,本能地就把自己摆在训导者的位置,对孩子进行训话、指责。一旦孩子和家长想法不一致,就认为是孩子不对;当孩子顶嘴时,觉得这是侵犯了权威,甚至恼羞成怒,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宋海东说,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平等交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仅能避免一些矛盾的产生,还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说出他们的心声,进而使双方的沟通更加顺畅。“家长比孩子年长,更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言论要有更多的包容心。”
宋海东举了一个生活中很常见的例子,比如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时,老师对家长反馈情况后,许多家长可能一等孩子回到家,就会板下脸来对孩子进行训话,同时很强势地告诉孩子在学校应该好好表现等,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孩子在学校已经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心里肯定不好受,回家后期望的是可以得到父母的安慰与平和的交流,而不是劈头盖脸遭到家长的一顿痛骂。”
宋海东表示,如果这时候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安慰、开导来代替苛责、谩骂,孩子不仅不会和家长顶嘴,引发更激烈的矛盾,反而更容易打开心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长,同时也更能接受家长提出的意见。
当家长与孩子发生矛盾时,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宋海东建议家长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家长应学会管住嘴巴,很多时候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就是因为祸从口出。当双方发生矛盾时,家长不妨先闭上嘴巴,让争吵暂停。
其次,想办法让自己尽快平静下来。家长可以通过握拳、深呼吸、做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尽快把自己从争吵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最后,等到完全冷静下来后,找一个合适的时间点,与孩子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进行一次谈话,把问题用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