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黑外卖”店内脏乱依旧。
下沙“黑外卖”大规模回潮报道再度引发强烈关注
■《下沙“黑外卖”缘何死灰复燃?》后续
在苍蝇横飞的小屋里生产出来的“黑外卖”,打包后送往下沙的各个高校和写字楼。从去年底至今,本报持续关注了杭州下沙“黑外卖”猖獗现象。昨天,本报《下沙“黑外卖”缘何死灰复燃?》再次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强烈关注,消停过一段时间的“黑外卖”,为什么又开始大规模回潮?有关部门是否真正做到了“零容忍”?大家纷纷通过本报热线96068和微信平台各抒己见。
读者小吴是下沙大学城的一名大学生,说到叫外卖,他很有心得。“现在,我们同学中间,通过电话、微信叫外卖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就拿我们寝室来说,下课后,大家要么上床睡觉,要么就趴在电脑前玩游戏,没事一般不太愿意出门,手机叫个外卖,不但选择多,又很方便,但我们确实很少考虑外卖的卫生状况到底怎么样。”小吴坦言。
提起“黑外卖”,读者王先生也是一肚子的气。他说,在他家楼下就有一家做外卖的小餐饮店。整个店里没有一张座位,成天就一辆电动车跑进跑出,忙得很,“我去这家店里看过,面多少脏都不知道,墙是黑的,油污积得有八尺厚,那些看上去快腐烂变质的食物,堆得满地都是。我有一次说过他们,这样的东西怎么能送出去给顾客吃,他们还白了我一眼,振振有词地说,又没让你吃!”
读者廖女士则提出了一点质疑:“关于‘黑外卖’的新闻报道已经看了很多,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它始终无法根治呢?今天端掉了几家,明天又‘满血复活’了,这些‘黑外卖’周而复始地玩着猫和老鼠的游戏,到底是因为这个市场的利润空间太大?还是职能部门的整治力度太小,总是一阵风。”
读者葛先生则是有些庆幸,他说:“我们小区门口整面墙都贴满了小广告,其中最多的就是一些外卖广告,上面非常显眼地标出了折扣力度,我还常纳闷,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促销力度,原来这些外卖大多都是从黑作坊出来的,都是无证无照的。幸好从不点外卖吃,杜绝‘黑外卖’,从我做起!”
别让记者总操着监管部门的心
■早报声音
□詹程开
外卖,曾让许多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美食,作为一种市场需求,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元选择和许多便利。
但是,不知从何时起,市场上出现了“黑外卖”。当某一天,我们想叫个外卖时,内心却总会经历一番“胆战心惊”的挣扎,生怕自己不幸“中招”。
当看到有读者把“从不点外卖”当作是一种庆幸时,着实有一种荒诞的味道。其实,对于整个外卖市场而言,“黑外卖”只是一个微小的存在,大部分的外卖都在正规经营。但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顾客只能从外卖网页上看到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却无力分辨它背后的黑白几何。
尽管,本报报道揭露了存在于杭州下沙的“黑外卖”乱象,但事实上,“黑外卖”并不只是“下沙专利”,只要是人口密集的居住区,上班族云集的CBD,大学生集中的高教园区,都成了“黑外卖”滋生的天然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