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家垄断矛盾重重如今五家竞争欣欣向荣
6月17日中午,“新食堂”开张第一天。
很多银行员工中午下了班,都跑去吃老家锅贴,店内爆满。
第二天是周五,一大批人又拥着去了好江南,又爆满,卤肉饭卖出了七十多份……
第三顿饭是第二周的周一。员工们也成熟了不少,张功馆、雍记和广顺酒家客人多了起来。员工之间开始自由组合,每天中午下班前,由一人提前打电话订好人数和套餐,一下班,大家三五成群,结队去各个食堂吃饭。
眼下每天中午,银行的每个员工都有5家餐馆可选,而每家都有三四种套餐可挑,每种套餐都有好几个菜式。
因为有了竞争,过十天半月,餐馆就会变换花样更新食谱。比如前些天,张功馆发现人数稍有减少的苗头,马上就换了新菜单送过来。小潘马上在银行的内网上以通知方式公布。当天中午,来张功馆的员工就多了两成。
逐渐地,张功馆和雍记开始领跑,成为第一方阵。从实时数据看,这两家你追我赶,业绩此起彼伏,差距不大。
“他们餐馆都很关心监测数据的,有的老板一看自己落后了,马上主动来找我,问我们有什么意见,还向我要了其他几家的菜单拿回去研究。我都说没问题,谁要我都给的,拿去拿去……”小潘如今说起食堂就很兴奋。
“何记者你看,以前是我去求人家,请人家帮忙人家还肯啊不肯的。现在一有竞争,我们马上从被动变成主动了。看来,啧,竞争真的是个好东西!”
食堂怎么能搞好?
记者的话
食堂怎么能搞好?
我这些天一直在做公司食堂的采访报道,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的心得是:第一领导重视,第二竞争机制。
食堂要搞好,首先是领导重视。虽然在很多场合这是官话套话,但放在这里却是真话实话。食堂这么难弄,领导重视了还不一定搞得好呢,领导不重视更加是不可能的。
最早的食堂,都是单位自己搞,大师傅端的都是铁饭碗。
第二代食堂有些进步,对外承包,不管是领导亲戚还是其他关系,实在做得不好还可能换人,总算有了点竞争的味道。
第三代食堂是外包给专业的餐饮公司,批量采购标准化流水线操作,又进了一大步。
到这一步就完了吗?看来没有。
因为人和自己味觉的争斗从来不可能有尽头。再甜的糖放进嘴里时间一久就没味道了。结婚还讲七年之痒呢,可再好的东西让你连吃七天试试?
外包给专业公司,只是当初投标竞争了一次,接下来是连续一年或几年的垄断经营。而宁波银行杭州分行的食堂改革之所以能初获成功,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让顾客每天都在用脚投票,让经营者每天都要面对竞争。
每天竞争带来的好处,一是经营者必须时时刻刻兢兢业业,二是众多竞争者也能给食客送去更加丰富新鲜的味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