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午饭都安排不好怎么对得起每天辛苦工作的员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0-07-15 07:15   

昨天中午,宁波银行杭州分行营业部女员工在张功馆餐厅吃午间工作餐,点了份8人C套餐,8菜1汤:霉干菜烧肉、酸菜鱼、干锅花菜、酱爆茄子、雪菜老豆腐、萝卜子排煲、张家干丝、蒜泥生菜、咸肉冬瓜汤。送切片西瓜,米饭随便吃。全部花费120元,人均15元,刚好是单位的午餐补助标准。(因一人有事先走,所以画面里是7人) 记者 何欣 摄

今年5月初的时候,小潘几乎天天想的都是一件事:公司食堂必须要彻底改变一下了,但到底怎么改呢?

小潘是宁波银行杭州分行办公室主任助理,今年2月初刚调到单位上班。前些天,行领导为了食堂的事再次批示,决定让他组个“课题小组”专门研究,再想想其他办法。

这家银行的食堂究竟遇到了什么难题?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故事背景。

五家中标餐馆在自己的刷卡机边上,都安装了宁波银行杭州分行的员工就餐卡刷卡机。   记者 何欣 摄

“2008年2月2日,宁波银行杭州分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继上海分行开业以来宁波银行开设的第二家异地分行,由此,宁波银行也成为首批进入杭州市场的城市商业银行。杭州分行位于西湖区保俶路146号,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

——摘自宁波银行官网首页

西湖边的保俶路,不仅“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商业氛围浓厚,餐饮十分发达,从高档酒店茶楼到特色小吃手工面,应有尽有,请朋友客户吃饭很不错,但自己公司员工的午餐问题却很难解决。

银行办公租的是商业用房,不能点火起灶自办食堂。刚来杭州创业时,几十个人,又忙,午饭叫些盒饭就解决了。后来事业发展了,将近200人了,再叫外卖,一来员工吃不好,二来太影响办公环境——毕竟是银行啊,上档次的单位,总不能让顾客闻到满屋饭味看到满桌饭盒吧?

看来只能眼光向外另想办法。

察看一圈后发现:保俶路上虽然那么多家餐饮酒店,但没一家专门做快餐的。

征求员工意见后,先找到了一家酒楼(以下简称A馆)。主要考虑一来他家地方够大,二是公认味道还好,三是离单位很近——这点蛮重要,因为银行午休时间很短。

主动上门找到老板自我介绍讲明情况,态度诚恳请求帮忙。人家想了想也爽快答应了——中午一般是餐馆的“淡季”,如果能增加一笔固定收入也很不错啊。

于是很快谈定:A馆每天中午给银行员工提供大约100多份快餐(具体数量临时再定,因为有些在外面跑业务的不确定能不能赶回来吃),两荤两素加一汤,按人均15块钱标准(单位给每个员工的午餐补贴),饭后上点水果。

于是每天中午,A馆大厅就成了银行的员工食堂。

刚开始大家都说吃得可口,而且领导员工围坐一桌,嘻嘻哈哈,其乐融融——用写汇报材料的书面语言,那就叫“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

但现实不是童话,“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事情并没发生。

两三个月后,大家对午餐的意见越来越多,主要的反映是,菜少,太单调,老是那么几个菜炒来炒去,稍微去得晚点什么也吃不到……

又找到A馆老板,态度诚恳地谈了一下。

老板一面答应,好好好,改改改,一面也实话实说:给你们单位办食堂,钱赚得倒不多,累倒是真够累的。厨房大师傅工作量大大增加,开饭馆的谁都知道,大师傅是得罪不起的,服务员也忙死,顾不过来……

第一次恳谈之后好了一段时间,时间不长又恢复原样。于是又登门进行第二次恳谈(因为考虑当初就是求人家的,未来还要合作,关系不能搞得太僵)……

如此几个循环下来,员工们的怨声反而小了——因为大家也都弄明白再说也没什么用——吃午饭时间,有人干脆就不来,宁可舍去15元补贴自己花钱去外面吃碗手工面。已经做好的菜就白白浪费了。

办法也想过不少。

比如,把固定就餐模式改成给员工发餐券,由员工自己选择去吃或不吃,餐馆凭回收餐券到公司拿钱,餐馆如果想多挣钱就要想办法做得好吃,吸引员工去花餐券。

又考虑,口头约束是不是效力不足?于是还规规矩矩签了份《餐饮服务质量承诺书》,做银行的人写书面协议毕竟专业严谨,条文也定得很细:

“大米要选用东北产的一级粳米”

“水果为时令鲜果,单份重不低于300克”;

“适量提供辣椒酱、腐乳等佐餐食品供甲方员工选用”;

“每周一向甲方提供一周菜谱,经甲方确认后无特殊情况不得变更”;

“确保饭菜保温,用餐环境明亮整洁,米饭餐具补充及桌面清理及时”;

“指定专人监督服务质量,接受甲方员工监督、投诉,联系电话××××××××”;

……

事实证明,上面的措施也不能说一点作用不起,但根本问题还是“毫不动摇”,而且“屡教不改”。

一天,行领导走进食堂还没坐下,看到眼前的状况后,一言不发,扭头就走。

行政人员压力很大,紧急商量后决定,马上换一家。

于是,又经过一番考察论证,找到不远处的B馆。

B馆老板很有信心,也很有诚意。用句外交术语,“双方会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讲明合作意向后,B馆老板“愉快地接受邀请”。

考虑到在A馆时员工意见最大的是菜式单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商议后决定,在B馆把分餐制改成了和餐制:10个人围坐一张大圆桌,七八道菜一起上,爱吃什么夹什么,米饭和汤自己添。

这一次好多了,菜式丰富,服务也跟得上。员工普遍反映“比前一家强多了”。

但人的胃口就是这样善变,不肯从一而终。一个地方时间吃得长了,一种口味吃得多了,换谁都会审美疲劳,产生厌倦。

于是时间一长,各种意见又渐渐多起来。(可见办好食堂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啊)

“今年4月底的时候,领导把我们几个办公室的人叫去,批评了一顿……”潘强说,领导当时说的一句话让他印象很深——“如果连中饭都不能安排好,我们怎么对得起每天这么辛苦工作的员工?”

“大家都知道领导批评得很对,我们也难过,也着急,但是一筹莫展。怎么办?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刚开始我们也想不通,我们的领导很重视,我们的人均15块钱餐费标准也不算低,食堂总是搞不好,应该不是钱的问题。”

具体怎么办,大家心里还是没有底。但凡事情总离不开调查采集,分析数据,策略研究,制定方案几个步骤,于是办公室成立了以小潘牵头的“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小组”研究来研究去,最后一致认为,把食堂定点在一家垄断经营,很可能是问题的根本,而引入竞争机制,应该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他们先做的第一步工作是面向每个员工,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午餐要求的真实想法。

问卷是5月19日发下去的。一共分为“工作餐供应方式”、“对目前就餐方式的满意度”、“期望的就餐方式”、“对目前就餐标准的满意度”和“具体建议”五个部分,10道选择题加一道论述题。

问卷发下去,当天就收上来了。

发了182份,回收146份,回收率80.22%。

当晚,“课题小组”加班进行统计,很快有了结果,两天后拿出了一份 《工作餐就餐意向调查报告》(为了方便读者查看,我们把调查结果附在每道问题后面。这份调查报告也透射出职业白领们午餐就餐愿望和需求,其他公司也可以作为参考)

1.您更乐于接受的工作餐方式:

A 分餐制的快餐(类似A馆) B 10人一桌和菜(类似B馆) C 发补贴自行解决 D商务简餐

结果(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以下类同):C 48.63% A 21.92% D 15.75% B13.7%

2.您希望的工作餐就餐地点及环境:

A 周边的餐厅如A馆 B 周边餐厅如B馆 C分行七楼自建餐厅 D希望有变化,别老在一家吃

结果: D 44.52% C 39.73% 其余对目前环境表示能够接受。

3.您希望的工作餐就餐方式

A 分行员工集中用餐 B 各随己便自行解决 C 自由组合相对集中 D 叫外卖进来行里吃

结果:C 40.41% B 33.56% A 19.86% D 6.16%

4.您希望工作餐的结算方式

A 像在A馆一样用餐券 B 发补贴用现金或刷信用卡 C 像在B馆一样到了就吃 D补贴发在就餐卡里刷卡

结果:B 41.10% D 32.88% A 17.81% C 8.22%

5.您对A馆提供的工作餐的菜肴质量评价: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结果:选一般的占41.1% 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40.41% 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占18.49%(其中非常满意1人)

6.您对A馆提供的工作餐服务质量的评价: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结果: 选一般的占44.52%,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占41.1%,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占15.06%(其中非常满意1人)

7.您对B馆提供的工作餐服务质量的评价: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结果:一般占62.33%,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占24.64%,满意占24.66%,非常满意没有

8.您对B馆提供的工作餐服务质量的评价: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结果:一般占56.16%,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占19.18%,满意占24.66%,非常满意没有

9.以下几种就餐方式您倾向于哪一种?

A 以前A馆的方式 B 目前B馆的方式 C 分行附近联系多家定点餐馆,可以用就餐卡刷卡就餐 D分行七楼或楼顶改造成餐厅,请快餐公司配送过来分发

结果:选C附近联系多家定点餐馆的占51.37%,选D的28.77%, 选A外包分餐的10.27%,选B外包和菜的7.53%。另有3人希望把补贴发成现金自行解决

10.您认为目前分行15元左右的就餐标准是否合适?

A 基本合适 B 过低了应适当提高 C 很合适 D可适当降低

结果:选很合适和基本适合的占72.6%。认为过低应适当提高的占26.71%,有1人认为可适当降低

11.您对工作餐就餐方式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

这一栏填的人不多。1人建议自建食堂自己请人做饭。两人建议应该配送水果。5人建议把15块补贴发成现金自己解决午饭。

调查之后,紧接着是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1.大部分员工对单位每天中午补贴15元餐费是满意的。

2.大部分员工希望集中或相对集中就餐,但能有变化,别老在同一家。“40%的员工希望发补贴自行解决(部分员工特别强调这一点),说明这部分员工比较关注的是能否完全地享受中餐福利,而非以何种方式供应中餐,他们甚至更倾向于各随己便,自行解决(33.56%)。”

3.大家普遍对10个人吃一大桌的方式认同度不高。希望采用分餐制和商务简餐制。“主要原因是和菜形式组织不灵活,不够卫生,必须人到齐才能吃,与我行大部分岗位的工作特点不符。”

4.更多员工倾向于联系多家定点餐馆,用就餐卡就餐(51.37%)。

对调查结果的综合评价:

在附近联系多家定点餐馆,提供商务简餐套系,刷卡就餐。这个办法能让员工享受福利餐、地点离单位近、就餐集中有团队氛围,还能让大家有选择,避免日久生厌的问题。

马上,一份《关于员工中餐就餐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意见》出笼,交行长办公会议专题审议并获得通过。

向附近餐馆广发邀请帖

5月20日开始,潘强的课题小组一家一家走访考察了附近大大小小的餐馆,连“酒菜面饭”也没放过。

考察后,初定20多家规模较大卫生较好服务有保证的入围,然后一家一家上门去送《工作餐定点餐厅征募通知书》。通知书行文用词之认真严谨,丝毫不亚于正式招投标文件。

“我行共有员工约180余人,工作餐标准为每天15元/人,按每月平均20个工作日计算,全年消费总体规模约在65万元左右。工作餐定点消费餐厅总量控制在4-6家之内……

“请有意参与征募的企业于2010年5月31日12:00(北京时间)之前,将按上述要求制作的参与征募文件密封(加盖公章)后送交宁波银行杭州分行办公室,逾期恕不接受……”

截至日前,一共收到密封盖章的标书13件。

在监察保卫部的监督下,征募小组公开开标,进入评审。

评审结果报行长办公会议审阅后,最终拍板确定了五家餐厅中标胜出。

他们是:

张功馆(千岛湖、桐庐原生菜为主,杭菜海鲜为辅。)

能提供3人(4菜1汤)、4人(6菜1汤)、8人(8菜1汤)三种商务简餐。每种简餐同时有ABCD四种套餐可选。

雍记私房菜爱尚餐厅(精致上海菜)

可提供2人(1荤2素1汤)、4人(3荤1素一汤)、6人(4荤2素1汤)和8人(5荤4素1汤)四种套餐。另外承诺,每位就餐者均赠送餐前小菜、茶水、米饭、餐后水果和口香糖。每逢周五每位用餐者赠送私房点心一份。

广顺酒家(广东菜)

可提供4人(3菜1汤)、6人(5菜1汤)、8-10人(7菜1汤)三种套餐,另外还有炒河粉、浓汤三鲜面等5种面点。

好江南台湾菜馆(台湾风味)

银行员工前来就餐,凭餐卡可享受打9折优惠。推荐给员工的适合中餐菜式有(折前价):府城卤肉饭8元、黄金虾仁蛋包饭15元、饶河街炒河粉16元、古味猪脚面线18元……

老家锅贴(特色锅贴加粥汤小菜)

银行员工凭卡享受相当于贵宾卡的9折优惠。

为什么确定4-6家?

小潘说,这也是仔细考虑过的。

对员工来讲,当然选择面越多越好,但对餐馆老板来讲,商家太多自己能分到的太少,影响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选择“好江南”,一是味道不错,二是方便快捷,就算一个员工去得再晚,也马上有饭吃。

选择老家锅贴,考虑的除了前面两条外,还有就是锅贴稀粥当早点很合适,也可以多个品种,让大家换换口味。

5家中标单位确定后,小潘专门把他们的负责人都请到公司开了个小会。虽然列席会议的一共不到10人,但还是开得正正规规热热闹闹。

小潘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一是对商家的应标表示“衷心的感谢”,二对他们的中标表示“热烈的祝贺”。

第三,小潘也开诚布公:“请你们5家一起做,说穿了,就是想让你们竞争,我们行一周一万多一年60多万午餐费,这么大块蛋糕谁切得多谁切得少,就看你们自己今后的表现了……”

会上,5家中标单位先后发言,纷纷表示要“精心组织”,“迎接挑战”。

接下来还遇到一个问题:五家餐馆都要安装一台刷卡机,怎么联网?

他们请了一家专业软件公司,提供了几套方案:有线连,太远,无线连,安全性不高。最后决定,不连了。每周周末,各商家把刷卡机一起抱到行里,当场核对,当场发钱。

以前一家垄断矛盾重重如今五家竞争欣欣向荣

6月17日中午,“新食堂”开张第一天。

很多银行员工中午下了班,都跑去吃老家锅贴,店内爆满。

第二天是周五,一大批人又拥着去了好江南,又爆满,卤肉饭卖出了七十多份……

第三顿饭是第二周的周一。员工们也成熟了不少,张功馆、雍记和广顺酒家客人多了起来。员工之间开始自由组合,每天中午下班前,由一人提前打电话订好人数和套餐,一下班,大家三五成群,结队去各个食堂吃饭。

眼下每天中午,银行的每个员工都有5家餐馆可选,而每家都有三四种套餐可挑,每种套餐都有好几个菜式。

因为有了竞争,过十天半月,餐馆就会变换花样更新食谱。比如前些天,张功馆发现人数稍有减少的苗头,马上就换了新菜单送过来。小潘马上在银行的内网上以通知方式公布。当天中午,来张功馆的员工就多了两成。

逐渐地,张功馆和雍记开始领跑,成为第一方阵。从实时数据看,这两家你追我赶,业绩此起彼伏,差距不大。

“他们餐馆都很关心监测数据的,有的老板一看自己落后了,马上主动来找我,问我们有什么意见,还向我要了其他几家的菜单拿回去研究。我都说没问题,谁要我都给的,拿去拿去……”小潘如今说起食堂就很兴奋。

“何记者你看,以前是我去求人家,请人家帮忙人家还肯啊不肯的。现在一有竞争,我们马上从被动变成主动了。看来,啧,竞争真的是个好东西!”

食堂怎么能搞好?

记者的话

食堂怎么能搞好?

我这些天一直在做公司食堂的采访报道,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的心得是:第一领导重视,第二竞争机制。

食堂要搞好,首先是领导重视。虽然在很多场合这是官话套话,但放在这里却是真话实话。食堂这么难弄,领导重视了还不一定搞得好呢,领导不重视更加是不可能的。

最早的食堂,都是单位自己搞,大师傅端的都是铁饭碗。

第二代食堂有些进步,对外承包,不管是领导亲戚还是其他关系,实在做得不好还可能换人,总算有了点竞争的味道。

第三代食堂是外包给专业的餐饮公司,批量采购标准化流水线操作,又进了一大步。

到这一步就完了吗?看来没有。

因为人和自己味觉的争斗从来不可能有尽头。再甜的糖放进嘴里时间一久就没味道了。结婚还讲七年之痒呢,可再好的东西让你连吃七天试试?

外包给专业公司,只是当初投标竞争了一次,接下来是连续一年或几年的垄断经营。而宁波银行杭州分行的食堂改革之所以能初获成功,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让顾客每天都在用脚投票,让经营者每天都要面对竞争。

每天竞争带来的好处,一是经营者必须时时刻刻兢兢业业,二是众多竞争者也能给食客送去更加丰富新鲜的味觉。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何欣  编辑:罗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