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 线上线下之变
在电商发展若干年后,消费者已不再满足纯线上或纯线下的消费体验——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对于大件或价格高又从没买过的商品,更希望在线下体验后再买。
今年“双十一”和往年最大的不同是,线上热,线下也集体火爆。在优衣库和银泰这样的实体店以及一些商圈,都出现了排长队付款的现象。
线上依然火爆。今年“双十一”线上超过150家商家销售过亿元,创造了新纪录。这个数字的说服力让每一个参加“双十一”的商家深有感触,就在几年前,销售当天过亿元的商家还是屈指可数。
将线上线下打通的新零售今年开始发力。优衣库今年全国500多家门店,至当天下午5时的成交额就达到去年全天的4.5倍。这和实践了将近一年的新零售有密切联系。越来越多的智慧门店实现线上线下打通,消费者线上下单,线下门店就近发货,确保消费者在最短时间内收到商品。“线上线下融合已经成为共识。”veromoda智慧门店工作人员表示。
“消费者有需求,商家有需求——阿里看到了这点,并且具备改造传统零售业的技术和数据。”新零售最初由阿里提出,这一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牌开始出现线上线下叠加式增长。“我们帮助商家插上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翅膀。”张勇表示。此次“双十一”,海内外超100万商家线上线下打通,近10万家智慧门店、超50万家零售小店将新零售带到四面八方。
新零售的根本,在于数据驱动。张勇认为,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关键在于数据的实时联通以及是否拥有一个超级网上用户的入口。“新零售中极有可能出现新物种,来重构今天人、货、场的产业链。” 就像多地出现的盒马生鲜,很多卖场在拷贝这种商业模式,但新零售不意味着在卖场里开一个餐厅、放几张桌子就行了,这只是形似,而非神似。
卖全球 竞争优势之变
如今的“双十一”已不仅属于中国。按照张勇的理想,“老外不一定过中国的春节,但未来他们一定会过中国的‘双十一’购物节,希望每个人都能有淘的乐趣。”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这个论述,在“双十一”的发展轨迹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扬帆出海,让中国经济走向全球的脚步越来越欢快。
“买全球”已经不是新鲜事。这一次,在天猫“双十一”的14万个品牌中,海外品牌高达6万个。最终成交额中,40%来自这些品牌。没有比亲历“双十一”更有说服力的了。美国Costco2014年第一次参加“双十一”活动时,完全不能理解天猫反复叮嘱他们“多多备货”的逻辑。他们拿着前一年的中国消费数据,不停地反问:为什么要备几万罐的坚果?中国人为什么要在这一天吃这么多坚果?而现在,答案自明。
今年“双十一”第一次启动了“中国百大国产品牌出海”的计划,得到了商家的热情反馈,“报名非常踊跃,数量远远超过一百家,商家都说我必须先去,我们太需要这样一个机会,能够通过全新的方式进入到一个新的市场。”张勇说。
走向海外,改变很多。通过电子商务将羽绒服卖到南半球后,波司登羽绒服的生产和销售,不再受淡旺季限制。
出海的战果斐然。此次“双十一”,62个一小时破亿的品牌中,国货品牌占了6成以上。国货的竞争力来自于性价比。“明年就是改革开放40年了。这40年里,中国的市场经济锻炼了一批在红海中幸存下来的竞争者,这些产品的竞争力、市场策略能力、执行力都非常强,他们是最活跃的中国商业代表。”
出海需要精确定位,通过电商开发海外市场,起点就是服务消费习惯、文化背景都和国内消费者相似的海外华人,他们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最为明显。张勇称,不是简单地把“双十一”复制到海外市场,而是要先在商业供给侧了解,包括当地零售业态和商业发展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