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元凶碾压次新股
第一创业的负面效应不可小觑
次新股为何持续大跌?首先,金融去杠杆导致流动性趋紧,市场恐慌情绪升温,引发踩踏效应。
短期来看,金融监管形成的高压态势对市场负面情绪依旧,金融监管对于市场的影响恐仍在继续。
其次,IPO持续扩容,次新股数量不断增加,次新股稀缺性不断降低,股票供给平衡被打破。随着今年500只新股的发行计划的推进,存量资金难以支撑目前次新股的估值。
事实上,市场对于次新股的诟病从未停止过,今年不宣而战的准注册制并不只是让新股不再稀缺这么简单,更大程度上是对整个A股市场结构的加速更新换代,一些次新股被边缘化恐难以避免。
第三,限售股解禁潮的来临,给市场敲响了警钟。限售股解禁是本轮次新股下跌的重要因素之一。5月11日解禁9.8亿股的第一创业,其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更是以“一字”跌停报收,昨日再度下跌4.37%。此外,帝王洁具首批限售股解禁为5月24日,该股15日莫名跌停,16日盘中一度跌停,再度下跌5.29%。
同时,部分次新股被疯狂炒作,造成部分次新股股价被严重高估,也是次新股近期持续下跌的重要原因。当大盘整体转弱,短炒资金更容易逃离。
后市仍需远离业绩地雷
在集体雪崩的行情中,跌幅较大的次新股主要包括三类:刚上市不久,尚未充分调整、估值高企的个股,比如光莆股份、星帅尔;此前被“温州帮”、“山东帮”操作过的热点个股,比如聚隆科技、亚振家具;屋漏偏逢连夜雨,弱市中公告利空的公司,比如安井食品、中科创达。从比例上来看,估值过高、此前有过“温州帮”操盘的个股,是杀跌动力的主要来源。
除了避开上述次新股之外,次新股频现业绩“变脸”,同样值得警惕,很多次新股上市以后就面临业绩预亏的情况。
今年一季报披露期间,很多次新股就因为一季报业绩下滑股价大幅下挫。
有的次新股业绩并不好,但由于概念炒作或是有资金在运作,股价不断创新高,一旦这种炒作维续不住,那么前段时间很多次新股闪崩就出现了。
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至5月22日,两市已有1131家公司披露了2017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自去年上市的次新股中,力盛赛车、天鹅股份2家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出现业绩亏损,深冷股份、高斯贝尔、今天国际、东方中科等12家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出现业绩下降。
兴业证券分析认为,在目前上市周期冗长的背景下,部分企业的确存在等待期内“冲业绩”,上市后继续增长乏力的情况。
在盈利下降的次新公司中,除了少数上市前进行利润“包装”外,大多还是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或行业整体状况不佳所致。特别是新上市公司以中小市值居多,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相对较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