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把自家死掉的山核桃树劈成柴,可柴火的收购价甚至抵不上劳工费。 记者 祝梅 摄
治病救树难在哪
病根找到了,可治病却并不容易。“恢复已经被破坏了的土壤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丁立忠说,即便是林农们积极配合,往少了说,就得好几年。
可事实上,临安山核桃都是一家一户的小农模式,经营分散、规模小,也妨碍了治根腐病。
“改善土壤,测土配方是第一步,可要做好这一点任务很艰巨。”丁立忠说,过去他们虽然也做了很多测土配方的工作,但大多都是以区域为单位进行测土。
可在山核桃林里,几乎每一户林农的经营方式都各不相同,土壤中各种元素的成分也不同。只有对每一块不同的林地都细致地测土,清晰掌握每一亩土壤的成分结构,才能开出有针对性的“良方”。
“单单这一项,难度就着实不小。”丁立忠说,这需要相关部门成立专门项目,给予足够的财政支持,培育一大批能够打通治病“最后一公里”的农技人员。
更让丁立忠心急的是:虽说许多农民已经知道了病因,可真要他们不用除草剂,减少使用化肥,不少人还是不愿意。
说到底,不少农民还是盯着眼前的那点利益。丁立忠举例道:不用除草剂就意味着要雇人手工除草,而现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雇工人工除草一天就要300元;少用化肥,就很可能减产,若是再赶上小年就几乎没什么赚头。
“所以,许多农户知道归知道,可真到了实际生产中,还是难以完全按照农技专家的指导来操作。”丁立忠有些无奈。
■记者手记
绿色发展,其实并不遥远
这是一堂残酷的教育课,也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看着山核桃树一片片地枯死,林农们心里又急又悔!急的是,面对病害他们不知所措;悔的是,过去对土壤的过度经营。更让他们心焦的是,这些树病死的土壤上,即便重新种下山核桃树树苗也难以存活。
“怎么当时就没替这土地想想呢?”有林农这样懊悔地对记者说。
直到这时,林农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镇里的农技人员口中常说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其实跟他们并不遥远。
近些年,各地农业部门都在大力推进测土配方,引导农民减少农药、化肥用量。然而,由于农民认识局限性,担心化肥、农药少用了影响产量,所以减肥减药的步子仍不够快。
在许多农民看来,用大肥大药是高产的前提。只要能高产、能赚钱,多用些农药、化肥又何妨?于是,一边农技专家一家一户地推广减肥减药技术,一边不少农民却照旧大肥大药。
可以说,临安山核桃产业爆发出来的危机,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长期依赖大肥大药的粗放经营模式早已埋下了病根。并且,这不单是山核桃这一个产业的事,而是农业产业的通病。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害,农民们有些不知所措。但同时,严峻的形势也迫使他们开始反思:土壤破坏了,什么钱都赚不到了。
“过去用的除草剂的确对土地伤害太大,以后绝不用了。”“看来,这化肥、农药还真是不能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得节制。”……在采访中,记者从不少林农口中听到了类似的话。
这次临安山核桃的教训虽然惨痛,但对于山核桃产业而言,对于农业绿色发展来说,或许是一次重要的契机。走出这次病害的影响,需要时间,需要技术突破,更需要对于绿色生态农业认识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