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
网约车价格或先升后降
很多乘客关心细则,其实是关心网约车是否会涨价。业内人士认为,此前网约车的低价,一方面源于其补贴政策,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规避了诸多合规成本。随着细则的出台,网约车的成本也将相应增加。
首先是线下成本上升。多地细则均显示,多地均需要增设办公场所、服务网点和管理人员,以处理好服务司机、用户投诉、审查合规等问题。此前,网约车平台多以“轻资产”著称,Uber更是以每座城市的人少业务多著称。细则落地后,这种“轻资产”模式显然难以为继。
再就是保险成本上升。例如,按照北京的细则,网约车“应当按照营运客车类保险费率,投保交强险、赔付额度不低于10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和乘客意外伤害险”,上海也与之类似,深圳还增设了承运人责任险。业内人士测算显示,按此购买保险,每车每年的保险费用将增数千元。
还有税收上升。此前,网约车司机在缴税上存在诸多暧昧,这也让出租车公司颇多怨言。如今,地方细则均明确依法纳税。但问题在于,司机到底按照什么标准来缴税,也存在诸多说法。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根据各地的不同规定,网约车司机缴税标准从千分之六到百分之二十都有可能,相比之下,京沪等地出租车司机的缴税额并不高。但不论如何,税收也会进一步抬升网约车的成本。
一面是导致网约车数量减少,一面是增加网约车成本,加上网约车实行市场定价,短期看网约车涨价动力十足。
但从长远看,网约车价格或将经历先升后降,最终稳定在略高于出租车的水平。
实际执法难落地
交通部专家徐康明表示,未来可以让那些能承担比出租车高20%-30%运价的人去享受网约车。一些更高品质的网约车服务价格可以高出30%-50%。这部分人群选择高端网约车后,会有更多空出来的巡游车(出租车)资源给普通市民,市民仍可以享受价格比较低的出租车服务。交通部方面将这次新政的目的解释为“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方便不方便,这是我们评价的标准”。
滴滴方面称,地方细则的严格限制将使绝大多数滴滴平台上目前服务老百姓的车辆和司机被迫退出,等待时长预计将从目前平均5分钟延长到15分钟,且网约车车费翻倍是可以预见的后果。
在接受采访的多数网约车司机看来,上海还是一个价格敏感型城市,上海的乘客对价格和服务品质都有双向要求,不太可能以高出20%-30%的价格使用网约车。
国家层面的新政颁布后,网约车身份得以合法化,但地方版细则的出台让执法需求不降反升,由于需要同时对车辆资质、司机资质等多项指标进行执法,线下拉网式排查对人手要求过高,而如果单从约束网约车平台下手、让平台主动淘汰不符合政策要求的车辆与司机,显然效果不大。记者最近调查走访发现,新政尚未落地之前,目前上海路面上不合规的网约车仍在照常营运。
黑车时代或再到来
近年来,各地城市拥堵日益严峻,私家车拥有量膨胀进一步加剧城市拥堵,不少城市的出租车数量明显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增长,由于数量管制,出租车数量增长缓慢。
有人士对记者分析称,其实硬性规定是一把双刃剑,而治理拥堵不一定从提高网约车的硬性条件入手。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北京、上海等地要求严苛的网约车新政细则出台后,黑车时代或将再次到来,不安全、随意加价、乱拼车、争抢乘客等现象将死灰复燃。
(信息来源:新华社、华夏时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