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现场走访:有顾客买,摊主才会现场“开膛”
不过,在杭城的一些农贸市场,“冷鲜禽”的情况却是另一副样子。
前天傍晚,记者进入下沙的高沙农贸市场。只见3个禽类摊位,只有一家在营业。
这家在营业的销售点门口,摆放了一个冷柜。冷柜内摆放着好几只杀好脱毛的鸡鸭,但是不少都没有剖开肚子。
这时,一名顾客进来选购,挑好鸡后,摊贩拿出鸡,放在案板上现场剖肚,挖掉内脏。
“生意很一般。”闲下来,摊贩告诉记者,因为生意不大好,3家经营户互相一商量,到了傍晚其他两家先早早关门,剩下一家卖“杀白禽”,这样每天各家轮流着。
记者凑近看,虽然菜场的禽类摊位有冷藏柜,但冷藏柜里的温度打得不是很低,打开柜子也没见白色的冷气。有个别没有剖肚子的杀白禽,闻起来已有股怪怪的气味。记者用手戳了一下,鸡肉表皮软塌塌的,鸡的脚上也没有看到佩戴蓝色的检疫“脚环”。
隔天,记者又去了位于市中心的万寿亭农贸市场。这里目前共有4家禽类经营户。禽类摊位上,绝大部分摆放的也是满膛的杀白禽。和高沙农贸市场一样,当有顾客购买挑好时,经营户才会现场剖开杀白禽的肚子。
可能是地理位置好的缘故,在万寿亭农贸市场,没有“净膛”的杀白禽,现在每天的销量还是很不错的。“好的摊位一天要卖七八十只,这还不算送出去(给酒店)的量。”万寿亭农贸市场总经理吴伟民对记者说。
杭州市农业局:杭州人每天吃掉近2万只冷鲜禽
在记者这次调查中,不少业内人士直言,“杀白禽的宰杀有漏洞,运输、陈列不规范,因为隐蔽性大,万一发生疫情,危害性不亚于活禽销售。严格意义上的冷鲜禽销量又不尽如人意,还需政府加强宣传引导,同时加强监管。”
8月28日傍晚,杭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严格意义上,‘杀白禽’销售是不允许的。如果是没有净膛的杀白禽,我们是不会给它签发检疫证的,当然它们也不可能佩戴蓝色的检疫脚标。”
不过,这位相关负责人话峰一转,“但是现在是初级阶段,可能还有个几年的过渡期。市民接受(冷鲜禽)是要有一个过程。如果一下子按照这个标准执行,杭州乃至全省是做不到的。”
那么,截至目前,杭城每天约有多少冷鲜禽上市?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框算下来杭州市场上每天大约有1.5万只至2万只的冷鲜禽”。
相关部门调查:农贸市场多数还是杀白禽的“天下”
冷鲜禽在杭城农贸市场“遇冷”,杭州市农贸市场行业协会秘书长许柏龄早就预料到了。
他先给记者普及了一下知识。“‘杀白禽’不是冷鲜禽。‘杀白禽’是没有经过冷处理的,杀白就是宰杀→热水浸烫→退毛→装筐的过程。”
杭州市农贸市场行业协会吴会长也承认,“目前在杭城150余家农贸市场售卖的所谓‘冷鲜禽’,实际上,几乎百分百是满膛的‘杀白禽’,净膛的就算有,量也是很少的”。
为什么冷鲜禽在一些超市里卖得不错,而在杭城大部分的农贸市场里,却被没有“净膛”的杀白禽所替代?对此,许柏龄认为,“超市的冷鲜柜设施比较好,又整天打着空调。在暑热天气下,老百姓自然更愿意相信超市的冷鲜柜。”
而在农贸市场,为什么“申浙”等公司净膛的“冷鲜禽”却纷纷遇冷?专业人士分析认为,主要还是老百姓的消费习惯。“一些买菜的大妈到菜场,看到有些杀白禽的屁股上还留着毛毛,就比较相信,觉得新鲜。实际上,满膛的杀白禽体内留着粪便、内脏等,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讲,肯定是不及冷鲜禽的。”
相关报道:
鸡鸭已定点屠宰了 鸽子鹌鹑怎么办?
鸡、鸭、鹅 不能随便卖了 储存、运输和销售要保持在0℃—4℃
杭城冷鲜禽交易走暖 定点屠宰点日均宰杀量涨一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