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慢读杭州
 
 
为一座山,为一群人, 封存一段浙学记忆
2024-09-06 12:25:30杭州网

8月,“仁山:宋代浙学的碑刻记忆”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展。此前,它已经先后在武义博物馆、兰溪博物馆、温州博物馆展出,这是它的第四站。从展览标题可知,这个展览与一座山有关,也与石刻有关,但其核心,是宋代浙江学术。

为什么要为一座山做一个展?

“仁山”在哪儿?为什么要为一座山做一个展览?一座山,又如何见证宋代浙江学术呢?

这座山,是武义明招山。

它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约10公里。南宋时,中原大族东莱吕氏中吕好问一支聚葬明招山,在此营建家族墓地。

自吕祖谦曾祖吕好问始,至吕弸中、吕用中“中”字辈,吕大器、吕大伦“大”字辈,吕祖谦、吕祖俭“祖”字辈,吕乔年、吕延年“年”字辈,凡五代家族成员(包括少数“之”字辈的第六代成员在内),悉数聚葬于明招山。

而婺州学派的领袖人物吕祖谦,在庐墓明招山时,于此聚徒讲学、凝练思想,使得明招山诵读之声不绝。

吕祖谦所在的吕氏家族,具有转益多师(意谓以人或自然物为老师)之精神,在学术上兼容并包。而吕祖谦,是吕氏家族中的佼佼者,他系统地接受了家族的学问传承,《宋史》称“祖谦之学本之家庭,有中原文献之传”。而后,他又在和师友的广泛切磋中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吕祖谦之学,主张“明理躬行”,经世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吕祖谦,是将学术由北方转向南方的重要人物。

在南宋之前,浙江学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当推汉代的王充。王充主张“疾虚妄”,具有反对虚妄、重视实行的批判精神。直到宋室南渡后,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南移,浙江学术,才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浙学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南宋。

当时涌现出以吕祖谦为中心的婺州学派、以陈亮为中心的永康学派,以及以叶适为中心的永嘉学派。三个学派之间,交往频繁,并具有强烈的学术共性:强调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笃实精神。

而吕祖谦讲学过的明招山,陈亮、叶适都曾到此拜访、切磋。一时之间,明招山群贤毕至,成为宋代浙学学者们砥砺思想之胜地。

此次“仁山”展的展品,就以武义明招山的吕祖谦及其家族墓出土墓志和宋代婺州学术相关的碑刻为主,这是宋代浙学的一个剪影,想表达的是,“宋代浙学,在宋韵文化中最有理论意识、最具学术含量、最能体现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实践精神”。

一个融合了金石、学术与书法的展览

“仁山”展,早有动议。

一直想隆重展陈宋代婺学,想让明招山出土的碑刻在展览中流动起新的文化记忆。开始没有特别明确的思路,但首先想到的是,要做成一个融合性的展览,不同于以往的书法展、拓片展。经过多次商定,终于决定将这个展览做成一个金石、学术、书法相融合的展览。

这个展览,展出的有明招山吕祖谦直系亲属的墓志,婺州学派相关人员的墓志摩崖,永康学派相关人员撰文的碑刻,永嘉学派相关人员的碑刻、摩崖等。

我们从众多碑刻中选取三十九件石刻拓片,为每件拓片撰写跋文,并请文物、文史和书法领域的名家书写题跋。这种为拓片题跋的方式,是对清代金石学风尚传统的一种延续与回归。

去年秋天,“仁山——浙学胜地明招山”率先在武义博物馆开幕。

展览的主标题,来自展出的一件馆藏石刻

整个展览分为三个大单元。

从“源头活水来”开始,简要介绍早期浙学及武义地方文风对后来明招山之影响,下分两个小单元,一为“浙学滥觞”,表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浙江先民向来注重实践,并凝结出“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一为“里仁为美”,突出明招山的在地历史文化,概括明招山有道释隐逸论说的传统,以为后来吕祖谦在明招山讲学张目。

第二单元,“雅正得吾师”,是整个展览的重点。

通过“斯文在兹”“事功可成”“君子德风”三个板块,梳理吕祖谦与明招山的渊源、吕祖谦的学术思想,永康学派、永嘉学派学者们的学术特色,以及武义本土士人在明招学风影响下所取得的成就。而这一单元的重点,在于突出明招山见证着浙学的兴起和繁盛。

第三单元叫“遗芳殊未疏”,分“郁郁乎文”“祭先如在”“弦歌未绝”三个小板块,梳理宋代以后婺州学术之流变、后世婺州人对于吕祖谦的纪念,以及武义这块土地上的崇学向道之风。

思想性的展览,内容深奥,容易让观众失去参观的兴趣。特别是“仁山”展,是一个思想加拓片的专业展,如果不能在文案上下些功夫,不容易吸引人。所以就“仁山”展来说,清晰的主线、明快的标题、有吸引力的设计,才可能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为这个展览的每一级标题,都取了一个“气质”的名字。

展览的主标题,来自展出的一件馆藏石刻。

这方石刻仅“仁山”二字。这是武义博物馆馆藏的石刻,不知具体来源,但是“仁山”二字,却与我们的策展思路吻合。因为吕祖谦在《论语说》中说:“仁者,天下之正理也。”

展览的各级标题中,“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雅正得吾师”出自唐代韦应物《答长宁令杨辙》:“瑰文溢众宝,雅正得吾师。”

“遗芳殊未疏”,出自吕祖谦伯祖吕本中的《椿阁》诗:“往时椿阁老,盛德传乡闾。至今风流在,遗芳殊未疏。”

至于“里仁为美”“斯文在兹”“事功可成”“君子德风”“郁郁乎文”“祭先如在”“弦歌未绝”诸标题,或撮举经书成句,或概述宋代浙学特征。置身其中,若我肩上有风,这些标题就是风上的星辰。

几件特别的展品

对于一个好的展览来说,展品才是重中之重。最后展出的展品不算多,但有几件比较特别,如余伯皋等人摩崖题记,是策展团队在水帘亭考察时所发现,这是首次对其进行释文、展出。又如陈充圹志、宋沈枢仙岩题记并诗、叶适瓷墓志等几件展品,也比较有价值,是向相关博物馆商借拓片来进行展出。

一个展览的生命,就像一本书,有一部分是读者和观众赐予的。我们期待,“仁山”未来能够去“拜访”更多的博物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增补新的相关展品,实行展览的有机更新!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李林    编辑:钟一鸣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上城打造居家适老化改造展厅 老年人可亲身
西湖边的“最美人墙”如约而至 800多名
"义浙江城市文旅地标M511光影汇启幕 三大
赴一场桂花之约,国庆假期,满觉陇赏桂非遗
杭州的秋日限定正式上线!这些赏桂点位先收
10月1日起,杭州地铁行李自助寄存服务增
中国“Z世代”渐起新式婚礼风:简约不简单
汉水之畔古韵浓 陕西汉中持续深挖汉文化资
十月天宇流星雨:哈雷彗星带来“夜空礼花”

杭州影像


杭州今日入秋!

钱塘江畔织星河 璀...

新天地的戏剧嘉年华...

热热闹闹迎国庆 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