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 | 清风徐来(退休闲杂人员,拣些本草故事玩) 西瓜霜这味药看上去和西瓜好像没啥关系,黑乎乎的粉,但它确实是用西瓜做的。 做西瓜霜要等仲秋,天太热西瓜很容易烂,太冷的时候又不产西瓜。大概是农历八九月份,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挑个色深皮厚瓤起沙、吃起来很甜的瓜,最好大一点,十来斤重的,洗一下外面的烂泥,用毛巾擦干。 砍下西瓜的顶头做盖子,把瓜瓤挖干净,倒出汁水,放入元明粉(芒硝)1公斤。大概占瓜内容量三分之二,不够的话就再加一点,这时也可以放点西瓜汁。 盖上切下来的西瓜盖子,周围用竹签插紧,密封。 把西瓜吊在有风的背阴处,最好是有过堂风的地方。实在没风电扇吹也行。几天后,西瓜里的元明粉,慢慢渗出瓜皮,水汗似的,风一吹,结起一层薄薄的霜。 十天半月后,西瓜表面析出许多白霜,用根鹅毛轻轻刷下,这就是西瓜霜。记住,不能用铁器刮西瓜霜。 西瓜霜是一味常用药。最早称它为西瓜霜是在清代名医顾士澄的《疡医大全》中。说西瓜霜入药以后味咸性寒,可以入脾经和肺经,清热解毒和利咽消肿是它的主要功效。当然,我们现在的西瓜霜是加了许多其他中药的。 说起来西瓜霜是中药里发明得比较晚的,这肯定因为西瓜是个外来户。西瓜来中国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名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峤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 李时珍的这段记载,讲了一个历史故事。五代时,有个叫胡峤的人,在契丹流浪整整七年,经历艰险,吃得大苦,终于逃回中原。回到中原后,他写了本书,叫《陷北记》,记载在契丹(辽国)的所见所闻。其中有写到西瓜。 “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这是史家公认西瓜传入我国最确切的记载。因为是从西域传来的瓜,所以叫西瓜。 另一种说法,是中药书中说到的,称为寒瓜。中医认为西瓜是寒的。陶弘景在《本草集注》一书中写道:“永嘉有寒瓜甚大,今每取藏,经年食之。”后世学者认为,这里的“寒瓜”即西瓜。陶弘景所说的永嘉,就在温州。温州东临大海,因此有学者推测,西瓜可能是从海上传入中国,然后在中国沿海地区种植,逐渐传入内地。 他们的依据是“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曾派“译长”,募商民,携丝绸,乘海船去西方国家交易明珠、琉璃、奇石、异物。 汉代,阿拉伯人已经掌握了印度洋上信风的秘密,能够东西穿航印度洋。非洲的西瓜可以经过斯里兰卡或南洋群岛传入中国。广西贵县西汉墓和江苏扬州邗江区的汉墓中出土的西瓜籽被海上派史学家高高举起作为中非交流的佐证。 好了,自从中国有了西瓜,中医就要好好地研究一下了。中医觉得西瓜皮没西瓜瓤好吃,但做药更厉害。西瓜皮最外层的绿色部分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西瓜翠衣”,在清代王孟瑛所著《温热经纬》一书中,有一首“清暑益气汤”,就是以西瓜翠衣和西洋参为君药,作用就是清热解暑。 市面上的“三金牌西瓜霜”,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个奖的核心就是西瓜霜的生产新工艺,他们的西瓜霜再也不用把西瓜吊起来吹风了。这个工艺是经国家认可、有保密专利授权的,说是“对传统中药炮制的一次完美改革”。 从前,药剂师从苍茫的盐碱地中扫来朴硝,做成带着尖刺的芒硝后装进敦厚的非洲西瓜里,让他们风中轻轻地晃动,慢慢地讲述各自的故事。然后某一天,药师拿着一支鹅毛笔,记下它们穿过西瓜的翠衣,每天一页每次一章用结晶讲的传奇。 可惜,先进的工艺之后,我们再也看不到悬挂在秋风里的绿西瓜的神奇魔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