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档,我看到了属于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印记,通过电影这一大众文化作品,解码成功。 我有一本搜集电影票根的小本子,从今年六月开始,里面的空位被迅速塞满,突然得有点不习惯。 上个周末,我去影院看一部冷门纪录片,特意去影院大堂看了一下——哇哦,穿梭的观众也太多了。忍不住给朋友发信息,感慨这一盛况,他回复我:以前不都是这样的? 是啊,认真想想前些年的暑期,也的确如此。疫情过后,影院人气正在几何式地回升。 眼下暑期档的票房已经突破了100亿。虽然距离2019年整个暑期档的票房纪录还有60亿元的差距,不管最后是否能超越,这都是整个行业回归的讯号。 好像一切都回来了,而且还有一些不一样的。 好莱坞大片为什么不敌国产片 当我看到《碟中谍7》的定档时,惊了一下。 往年的6到8月,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会有进口大片上映(主要是好莱坞大片),这几个月也因此被称为“国产电影保护月”。一直有点不以为然,大家一起竞争又何妨?直到《碟中谍7》这样的一线顶流好莱坞大片真的挺进暑期档时,我又为同期国产片捏了一把汗。 这几年电影市场“马太效应”越来越强,只要一部片子口碑足够好,就会如漩涡一样,吸走大部分票房。可怜的竞争对手们,辛苦几年,颗粒无收血本无归。 然而,当我坐在影院里泪流满面地看完《长安三万里》,又在《封神第一部》营造的宏大叙事场景里陶醉许久后,我想,对于《碟中谍7》在国内的“预后”,我是高估了。 的确,虽然它票房还是好几亿,但完全掀不起热度,甚至可以说有点悄无声息。即便是看着好莱坞大片长大的观众群,兴奋感也不如从前了。 多年前,进口大片的零点场一度让很多影院的午夜生意格外闹猛。疫情这三年,不少漫威的电影没在内地上映,开始还觉得有点遗憾,但事后看了,也觉得不过如此。而这几年,进口大片对于主流观众(30岁以下年轻人)的吸引力更是越来越小,再也无法掀起前些年《变形金刚》《魔兽》《复仇者联盟》这样的观影热潮。 数据也很能说明问题,2023年截至7月底的票房榜中,前十名中只有一部进口大片;而在2014年的全年前十中,进口大片占据了一半。 为什么?认真分析了一下近几年的进口大片,讲故事的套路似乎越来越雷同,很多都是在续作、翻拍、衍生宇宙上打转,新意和诚意一样欠缺,全靠特效堆砌、情怀助力。但“情怀”这种东西,不能反复贩卖,不然人会长出“情绪老茧”,再也搔不动了。 上一个十年,中国电影都在学习好莱坞的经验,建立一个电影工业模式,中间波折不断,泡沫膨胀。那些年,确实出产了很多糟糕的作品,糟糕的话题,甚至是糟糕的明星。 这几年影视行业被称为寒冬来袭。资本退潮,裸泳的人也混不下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更像是挤去泡沫的几年,挤干净后,留下的都是干货。 《长安三万里》中瑰丽的画面、天马行空的浪漫、豪放的风格,让我特别感慨,第一个念头就是:王微终于成了。 王微,视频网站土豆网的创始人及前CEO,在2012年土豆网和优酷合并后宣布退休。财富自由的他没有拿钱去做风投,而是转身又加入了动画电影赛道,于是有了“追光动画”。从《小门神》开始,我一部一部追着看,尽管有争议也有失败,但追光动画把中国动漫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完成度丝毫不逊色于美国的皮克斯——那家乔布斯当年被迫离开苹果后再创业的公司。 《封神第一部》,则彻底颠覆了我对玄幻片的观感。以往我对所谓“中国《指环王》”的口号是嗤之以鼻的,觉得总有蹭热度之嫌。而这部影片让人意识到,中国式大片终于在奇幻领域有了突破。 Fantastic,这是西方对这类电影的分类,它应该是充满想象力的。过往的国内所谓奇幻片,过分追求技法,呈现的内核总差一口气,《封神》把这口气给续上了。 人,对于母语表达的东西,总是有天然亲近的。不只是因为语言,更是因为一脉相承的文化印记。 电影工业是硬件,只要肯投入,很容易达成目标。文化印记是软件,这需要精准的解读,妥帖的表达,是需要时间去酝酿、理解、解码的。 这个暑期档里,我看到了这种属于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印记,通过电影这样的大众文化作品解码成功。在这个背景下,《碟中谍7》的票房失利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 “小镇效应”与社交话题 电影是一种传达情绪价值的工具,这几年和做电影宣发的朋友们聊天,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下沉”。 大概意思是,现在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已经饱和,加上票补取消后,电影票价越来越贵,大城市打工的年轻人看电影的频率是下降的,如果想要有不错的成绩,就得下沉到三四线城市,靠“小镇效应”才能激活更大的市场。 以往只有春节档影片才试图激活县城观众的热情,因为那时外地打工的青年们回家过年,看电影成为可以全家一起享受的娱乐活动。每年春节的前五天,县城、小镇上的电影院几乎一票难求。 随着短视频的风行以及创作难度的降低,即便是村里的大爷大妈也人手一个手机,不停上滑左滑右滑,用美颜滤镜拍自己拍邻居。娱乐风行到了乡村,电影电视这种传统媒体不再成为家人聚会的刚需产品。 如同一个商品营销的段子:去不穿鞋的部族卖鞋,有人看到的是毫无商机,有人看到的是遍地黄金。短视频抢走了“小镇”电影观众,但也是靠短视频的话题,让“小镇”观众走入了影院。 暑期档的《八角笼中》,就是靠“下沉”到了三四线城市拿到了近20亿的票房。它的故事就发生在小镇,加之王宝强也一直给人“小镇青年”的感觉,依靠短视频上的煽情剪辑,很容易让观众有亲切感,觉得“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我身边”,赢得眼泪与支持,最终转化为票房。 话题度也是暑期档影片的利器。端午节上映的《消失的她》的票房高到让人大跌眼镜,其成功的关键就是拿捏年轻观众的内心,将浓烈的情绪传递给观众,并在影片上映后不断通过宣传和营销,引发更多的大众关注和讨论。 大众对于这类影片的讨论,也不再局限于电影艺术本身,而是从社会现象和情绪角度出发,让电影成为一个放大镜,每个人都能从它的片段中找到可讨论的话题。这样一来,为了寻找和身边朋友的同频话题,人们纷纷走入了影院。 150分钟与5分钟的抗争 我做了一道算术题,今年暑期档目前票房排名前五的电影,平均时长为136.6分钟。2019年同时期电影的平均时长为118分钟。这就是说,今年每部电影平均差不多长20分钟。特别是7月上映的两部话题之作,《长安三万里》与《封神第一部》,片长都突破了两个半小时。 按照惯例,一部电影最合适的长度是90-120分钟,一方面是因为此前用胶片留下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方便影院排片,影院一天开门时间有限,排片当然是多多益善。 以往国产片长度都会严格地控制在两小时以内,生怕超时了,影院减排片。这几年,质量好了,口碑好了,国产大片也就挺起腰杆,敢于拍超过两小时的电影。 因为电影越来越长,从短视频平台到视频网站,那种几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视频开始大行其道,受到追捧。 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在AI生成的语言叙述下,在若干精彩画面的剪辑下,被浓缩为五分钟的剧情梗概——很像小时候人人都讨厌的中心思想总结。 老片也就算了,刚上映的新片,也被一些博主拿来解读剧透。这显然是对创作者的不尊重,数年的呕心沥血怎么可能在几分钟里说清道明?这背后是一种无奈,当下大家时间紧张,仿佛是一只只被KPI、OKR、父母健康、孩子作业所抽着的陀螺,心有余但时间真的匀不出来,匆匆用五分钟凑一下社交话题的热闹,好看得懂热搜在说啥。 这两天,好莱坞的影视工作者们正在罢工抗议。原因就是好莱坞准备引进AI技术,不只是通过ChatGPT这种生成式人工智能替代部分编剧的工作,还要对底层的群众演员、不知名小演员们做人脸采集,未来他们甚至都可以不出现在现场,就能合成画面……这种吃饭砸锅的事情,哪是可以忍的。艺术作品向来是人类智慧和创作的结晶,如果这也被AI染指,那人类失去的就不只是几部电影,而是可达星穹的想象力。 所以我更愿意把这个暑期档片长的“随心所欲”,看成是对短视频时代的无声抗争,也是一种召唤,召唤更多人走入影院,平心静气地用两个多小时,离开手机,沉浸入另一个世界,享受时间的感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