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姜蝶变 《下姜村志》 杭州市人民政府 地方志办公室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年3月第一版 从前,车马远,书信慢,离别乡村成了一代人逐梦的开始;而今,陌上花开,乡村振兴如火如荼,乡野筑梦不再是传奇。改革开放以来,在杭州这片大地上,一本本村志陆续编纂出版,透过志书记载,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乡村的历史嬗变,更看到了杭州人民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勇争先的矫健步伐。 城中的人,向往山林原野。《旧唐书》记载:“在乡野者为村。”村,意为乡民聚居地,至唐代开元年间,“村”制方才正式定型。“村”的命名,不一而足,但不外乎姓氏人名、山河地貌、地方风物、吉祥嘉言、名胜古迹等。自古以来,府志、县志诸多,却鲜少有为村立志者。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安徽池州的《杏花村志》开编纂村志之先河,以浙江巡抚采进本收入《钦定四库全书》,也是唯一入选的村志。1991年,衢州江山的《白沙村志》成为全国首部公开出版的村志。 从前,车马远,书信慢,离别乡村成了一代人逐梦的开始;而今,陌上花开,乡村振兴如火如荼,乡野筑梦不再是传奇。改革开放以来,在杭州这片大地上,一本本村志陆续编纂出版,透过志书记载,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乡村的历史嬗变,更看到了杭州人民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勇争先的矫健步伐。 2016年春天,距离杭州200余公里的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有了自己历史上的第一部村志——《下姜村志》。盛世修志,自古皆然,但对下姜村而言,却有着极不平凡的意义。书中村落沿革、自然生态、人口姓氏、党建村建、经济产业、文教体卫、社会风俗等一目了然,更有多篇村民口述史。字里行间,下姜村凝心聚力、脱贫奔赴小康的美好场景历历再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国农村率先实践的一个生动样本。 爱乡思源 翻开《下姜村志》,会不禁想到一句话:800年前是一家。如今的下姜村虽然是2007年新合并而成,但村中姜、杨、余、伊几大姓氏,早在宋元之际就已如姻亲般关系密切,形同一家。他们开田辟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宗祠、古井、石碑、老宅、家谱,哪怕是村口的那几棵百年樟树,都是祖辈先民历经白云苍狗的时代见证。 世世代代的下姜人,传承着各自的家训、家教,从衣食住行到婚嫁丧葬,从农作田野到畜牧百工,从民间节日到百姓崇拜,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淳朴民风。村志记载,过去吃饭的习俗叫“背碗”,邻里互赠美食叫“端碗”;七月半要上坟祭祖、做发糕,中秋女婿上门称“担中秋节”。 而盛行于清乾隆年间的“八月初三节”,读起来更是饶有趣味。据记载,上下七都源一带只有下姜村过这个节日。这一天,全村出动,头顶香炉,放起鞭炮,抬着庙里的菩萨在田间地头来回游行,祈盼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活动持续9天,全村家家户户都做米馃庆祝。这般独特的乡村文化,饱含着下姜百姓对自然、对生命的敬仰之情。 富民连心 青山隐隐,流水潺潺。一条凤林港,自西向东,蜿蜒穿村而过,养育着这方水土的子子孙孙,也造就了下姜独特的山水景致。村志中记载的清代下姜八景,以图配文,看完的确不虚下姜“雅墅峡涧”之古名。“公岫含辉、流水环带、碧潭漾月、长桥回波、松涛绕韵、狮石盘踞、象荫永绵、翠竹迎风”,村落、屋庐、烟村数十家,宛如世外桃源。然而,世人称羡的“山灵水秀”,在百余年来的时代巨变中却成为下姜人最大的生存困厄。交通闭塞、山多田少、贫困落后,村民度日维艰。 对于下姜人而言,离与归的困惑跨越百年,横亘在凤林港上的木桥,建了又毁,毁了又建,洪水泛滥“十年九有”。在艰难探索中,改革开放的春风迎面吹来,村里党员干部率先带头,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历时近两年,下姜人民在1987年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座石拱桥,取名“富民”。告别木桥的时代,也正是下姜人痛下决心,一步一个脚印,携手走向“共富”的最初起程。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桥是乡间道,更是民心路。2012年,下姜老八景中的“流水环带”“长桥回波”,因为一座廊桥,再次情景重现。每当夜幕降临,路灯亮起,村民们聚集在桥上,享受凉风习习,开谈家长里短,溪中的光亮倒影映衬出一张张下姜人的笑脸,下姜的桥,承载梦想,生长希望。 读村志,知村情。800余年来的沧桑巨变,浓缩于近600页的文字中,品读《下姜村志》,我们会发现,这不正是连通下姜过去与未来的一座桥吗?它记录着下姜梦开始的篇章,更启迪着下姜村将如何走向远方。这部下姜“百科全书”,是下姜全村的记忆,更是传承乡村文化、忠实记录下姜蝶变的生动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