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在专题座谈会把脉 资源整合 数字赋能 精细管理
都市快报
交通出行是否快速便捷、服务体验是否舒心全面,是影响市民游客幸福感与获得感的关键要素。那么,在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的大背景下,“双西”景区在交通出行、旅游基础服务上如何提升与优化?
昨天上午,杭州市委改革办、市民意直通车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专题座谈会,西湖西溪景区管委会各部门与市数字资源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交通与旅游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共聚一堂。在持续三个小时的会议中,与会人员共同针对现阶段“双西”景区遇到的问题精准把脉,同时结合“双西”未来的提升发展方向给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景区管委会 整合资源、智能引导、局部优化 拥堵综合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曾几何时,西湖景区周边的交通问题困扰着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尤其是节假日,拥堵的道路、难寻的车位成了出行“拦路虎”,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体验。
“由于西湖景区与城市紧密交融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免费开放的功能定位,与全国各地其他封闭式管理的著名景区有所不同。”西湖西溪景区管委会城市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在道路资源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单双号限行、停车价格杠杆等措施的制约,局部的‘对症下药’,尽可能地缓解交通拥堵。”
“比如大家熟知的龙井村,每年到了茶叶季,总会因为交通拥堵产生各种乱象。我们通过资源整合,将龙井路旁直至村内部的停车场打通共享;其次,开通数字公交专线508H,建立停车场+公交车接驳的模式,通过外部疏导减少车辆进入景区。”城管局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这样的办法,我们也同步运用到了九溪景区的治堵中。通过整合腾出了外围400多个车位,建立了停车场+电瓶车模式。电瓶车不仅接驳同时还提供讲解服务,大大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停车资源的整合,多亏有了城市大脑的助力,才真正实现了‘还路于民,还景于民’。”西湖西溪景区管委会综合指挥保障中心的负责人补充说,“通过数字赋能,龙井村首先摸清了‘家底’,将分散的车位转化为精确的数字。再通过数字化的停车引导牌,实现‘抬头见泊位’。车辆分流了之后,内部就可以‘做减法’撤除一些道路旁的车位,‘血管’才可以顺利地打通。今年十一的龙井村,拥堵指数是1.95,较2019年下降2.3%,流动车速是21.7公里,提升3.1%。”
而在服务提升领域,“双西”景区首先做的就是优化常态化的流动整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在打击“野导”乱象方面成效显著。其次,在西湖景区备受好评的微笑服务亭、综合服务岗等,也准备建立标准化的模式,复制给西溪景区。另一方面,数字化的应用同样起到了不小的帮助。
两位负责人都提到,掌上西湖西溪App,可以便捷地传递实时信息,精准给出游玩建议。配合手机短信,公交宣传等方式,让市民游客第一时间用起来。
在会上,西湖西溪景区管委会也抛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交通治理规划方面的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不明确;外围的停车换乘中心缺乏,使用率也较低;景区内部停车资源的挖掘不充分;智慧泊车的管控和诱导系统仍不完善等。结合快报“民意直通车”在内的多家媒体的民意征集,改革办也列举了诸如公交线路班次不够、打车停靠难、景区无障碍化程度不高等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