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老人如何不成“局外人”  ——“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调查(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0-23 11:37   

“缺少亲人陪伴,就是盼着有人聊聊天”

比“机器替代”更重要的,是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

有的老人戴上老花镜,学着扫一扫、刷微信、通视频;有的老人带上手机,出门坐车、买菜、运动;还有老人架起摄像头,在网上直播时尚穿搭、健身日常……眼下,随着平台搭建、通道打开,以及观念转变,越来越多老年人在向日新月异的时代靠拢。一些低龄老年人,对数字生活适应良好,甚至成为“黏网族”。

但新的问题也在显现。前不久,江苏的黄女士迷恋上短视频APP中的“假明星”,甚至想放弃家庭、奔走外地,引发了热议。而此前,各类“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受访中老年群体中,近半遭遇过网络骗局,保健品诈骗更是重灾区。

“他们看准的,正是老年人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孤独。有些老人跳舞、看直播、刷社交媒体,生活很丰富,但缺少亲人陪伴,就是盼着有人聊聊天。”王萍说,社会学研究中,“说闲话”是重要的社会交往工具,但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居住隔离,逐渐打破了“社区共同体”生活模式,公共交往空间被压缩,人际之间交谈欲望降低,“不少子女还有误解,认为配备24小时监控设备,就可以替代照护,认为使用人工智能设备,就可替代陪伴。”

1953年,小津安二郎创作的《东京物语》描述了一幅社会图景:一对老年夫妇从乡下来到东京看望儿女,儿子太忙,没时间照顾他们。女儿十分吝啬,生怕为父母多花一分钱。最终,老夫妇决定返程回村。母亲很快因病去世,父亲坐在家中,感叹道:“一个人度过一天,像是特别漫长。”

今天,身处信息化时代,这样的孤独依然难以排解。

调研中,杭州下城区东新街道养老顾问唐燕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案例。她入户走访时发现一位90岁老人,儿子定居上海,偶尔回来看望。在长久的独居生活中,老人日渐沉默,还养成了收集废品的习惯,和邻居闹了不少矛盾。“独居、孤寡老人,尤其需要精神慰藉。”方燕说,后来,他们反复与家属沟通,又请来心理咨询师开导,老人情绪才慢慢纾解。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适应传统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当前,比“机器替代”更重要的,是如何满足精神需求。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各地也试图通过“以老助老守望相扶”“青老互助”等模式,破解这一难题。

作为中心城区,宁波海曙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截至今年9月,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7.1万,占户籍总人口26.88%。

今年以来,一家全新“时间银行”在这里广受好评。当地建立“以老助老守望相扶”人员库,鼓励健康的低龄老人成为志愿者,与独居高龄老人结对,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助老人员参与满一年后,互助服务时间汇总计入“时间银行”。第二年,他们可按照服务时间总和的20%,享受免费居家养老服务。

“随着这批低龄老年人年纪增长,谁来与他们守望相助?”采访中,社区工作人员也表达了这一忧虑。为此,海曙正计划打造升级版“时间银行”,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未来,社区通过这一平台发布需求,年轻人通过互助服务后领取“时间币”,可以凭此为家中老人换取个性化服务。

此外,更多社区还在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事务,排解寂寞。嘉兴秀洲区新塍镇虹桥社区就将组织书画、舞蹈、乒乓球等活动的任务,交给了社区的老年人,并定期邀请他们参与平安巡防、志愿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挖掘了活动带头人,老人实现了自我价值,一举两得。”社区党总支书记蒋红说。

在浙江大学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婷看来,持续参与经济、社会、文化活动,正是老年人获得尊严感、幸福感的有效方式,“老龄化将带来社会图景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首先改变‘老年人是弱势群体’的观念,在关注老年人需求的同时,也要构建青年人支持体系,减轻他们的负担,从而创造平等、尊重、共同发展的友好社会环境。”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沈晶晶 黄珍珍 王逸群 王雨红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