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后托管,有哪些好经验?实际操作会遇到哪些问题?来看看余杭临平一小和滨江闻涛小学是怎么做的。
临平一小校长董国璋:
余杭区2018年春季全面启动学后托管服务,目前已覆盖全区122所幼儿园和67所小学的一至三年级学生。临平一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学生托管服务工作方案。
坚持“四个不”原则,即:不收费、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负担。
具体流程和方法:首先明确托管对象,放学后家长确实有困难不能按时接回孩子的1-3年级学生。一般指双方老人不在身边的双职工为主。班主任前期进行家访,详细了解情况。
其次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学校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的,不予接收。
确认符合托管条件后,学校与家长签订学生托管协议书,明确托管时间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家长须严格遵守托管时间的规定,在下午5:00(夏令时间为5:30)准时接孩子回家。
班级编排。学校推出悦读越美、特色体艺、实践体验、自主作业等几大类课程服务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兴趣爱好进行报名选择。教务处以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编排。
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动静结合,一小时结束后,以阅读、作业、体艺为主的学生,可以跟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进行场地交换。
场地安排上,校内为主,校外适度拓展。学校开放篮球场、足球场、美术教室、棋类教室、儿童阅览室等;同时和附近新华书店对接,每周轮流到这里阅读。
管理人员安排,由该年级组任课教师轮流值班管理为主,教师必须提前5分钟到规定班级管理,对本班学生进行点名,了解未到孩子的去向。管理时间到后,组织学生排好队伍,带到校门口;没有及时来接的,老师要打电话给家长,直到最后一个孩子接走。每周的值周领导负责管理整个校区的托管班级检查,记录管理期间每个班级纪律及管理老师到岗情况,处理突发事件。
闻涛小学副校长来国文:
闻涛小学从去年11月20日起开展学后托管服务,今年整个滨江区中小学都将铺开。
具体操作流程方面,和临平一小大同小异。来校长重点谈了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学后托管,我们认为最难的在审核。因为我们滨江区全部由财政补贴,很多家长就问,既然是政府埋单,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参加,很多平时不需要托管的孩子,也非闹着要来。
还有的家长说,我星期一、星期三来,星期二、星期四有培训班,就不来。来去很随意。
再一个是接孩子时间,虽说学校和家长签订了合同,部分家长会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来接,老师有时候甚至要到晚上六点半才能回家。
学生管理难,因为不是按行政班管理,不是自己的科任老师,学生不遵守纪律。再加上年级不同,三年级的孩子喜欢以完成家庭作业为主,而一年级的孩子由于认字不多,连课外书都不太会看。因此,老师管理难度很大。
此外,老师本身上有老下有小,所以积极性不高。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实施,很多女老师请假生孩子去了,导致师资匮乏。如果利用家长志愿者或者社会志愿者,管理上又带来了新的困难,学生不认识管理者,管理者不认识学生。而且志愿者参与管理的队伍很不稳定。
延长困难班时间 或放学后不把学生赶走问题就解决了
教育专家谈“学后托管”
“学后托管”服务,杭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叫“困难班”。
按照教育部规定,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在校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这样小学应该下午3点钟就放学了,现在一般是4点半才出来,这1个半小时是干什么的,就是“困难班”。
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特级教师黄建明认为,“学后托管”服务,只需把原来的困难班时间,再延长一两个小时,让老师再管会,问题就解决了。或者放学之后,校园开放,不要把学生赶出去就可以了。
学校放学后为什么急着把学生赶出校园?难道还有比校园更安全的地方吗?因为学校怕担责任。
其实现在学校完全不用怕,为什么?因为政府已经给每个学生买了3块钱的校方责任险。如果因为学校设施、管理问题,导致学生受伤,由校方责任险赔付;如果学生自己跑跑摔倒了,由学校代办的意外伤害险赔付。这样你还怕出事,再买一个公众责任险,问题就解决了。保安24小时值班,把校门管好,再弄两个值班老师,和领导巡逻一下。
这样一来,老师省心、学校安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没有增加课业负担,学生各方面体质也得到了锻炼。
专家点评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倪建伟:
“学后托管”破解之法不在于“一招制胜”,而在于分层分类、因需施策。
一是保基本。针对的是家中老人无法提供有效支撑的双职工家庭,这一群体的需求最为直接,也是政府首先要破解的民生难题,解决的是“无人接”“无人管”的最基本需求,政府应该提供“兜底”的服务。
二是提质量。刚才市民代表提出了兴趣班、特长班等更高层次的需求。我的理解是,这个已经超出了“学后托管”的初衷。是不是这样就不用做了?也不是。这种需求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已经开始逐步成为“准基本需求”,在师资与场地设施有限的背景下,关键的一点在于整合资源、系统构建,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比如,适当引入以家长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公益力量,作为常态化的辅助性师资;加强中小学与属地社区的共建共享,把社区文教场所设施开辟为“课后服务”的“第二课堂”;少年宫等公益机构的专业师资根据实际情况支援“课后服务”。
三是促高端。个性化、特色化和高端化的需求如何满足?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政府可以考虑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促进高端课后服务产业发展,当然也要强化安全等方面的监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