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100倍 “全军覆没”
第二次实验难度大增——稀释100倍!
毫无疑问,我一次都闻不出来,严嘉俊也是一次都闻不出来。4位专业嗅辨师,各闻对一次。
这样,本次实验就结束了,视为稀释至此不再有臭味,可以不用再继续稀释。
判定师李碧科通过复杂的公式,对6人的嗅辨结果进行计算,算出样本的臭气浓度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答案是:超标了!
“这种是无组织排放的检测法,是以小组为单位,限定稀释倍数,比如10倍、100倍……每个倍数,让大家一起嗅,每次得出6个数据,计算嗅阈值,是否小于判定值(0.58)作为继续进行稀释和嗅辨实验的标志。这种检测法通常用于居民区、污染源周边道路的空气检测。”
“还有一种有组织排放的检测法,是以个人为单位,限定稀释倍数,依次去嗅,直到嗅不出味道为止。这种检测法一般用于工厂、企业等单位,要用一个很大的采样桶,放到排气口去采集气体。”李碧科说。
他们的鼻子为什么这么灵?
原来是苦练出来的
这次嗅辨PK,我和摄影记者完败。不是说嗅辨师的鼻子也是普通鼻子吗,但为什么他们还是比我们灵?
李碧科说,虽然嗅辨师也是普通鼻子,但要掌握嗅辨技巧,还是需要多次苦练的。
水务集团这支嗅辨师队伍,成立其实一年了,之前一直在训练中。嗅辨师孙军波说,有一次他们到一家化学制品工厂,采集到一个非常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李碧科稀释了10∶1就拿出来给大家闻了!每个人闻了一下脸都绿了,都快要吐了!
“刚开始没经验。”李碧科搔着头皮不好意思地说。
现在,李碧科已经是一名有经验的判定师,凭感觉就可以稀释至臭气强度为2级(嗅感觉轻微) 的样品作为嗅辨的起点,一般经过2—3次嗅辨实验,即可完成样品的测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