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剿劣攻坚战 夺取治水新胜利
四区县(市)同时捧得“大禹鼎”
苕溪
柳暗花明春正好。
昨天是世界水日,也是杭州“五水共治”盘点丰收的日子。
在昨天召开的全省剿灭劣V类水誓师大会上,杭州治水人收到了沉甸甸的荣誉:杭州市、上城区、淳安县、建德市、临安市斩获了2016治水“大禹鼎”。其中,淳安县、建德市已是第2次夺取“大禹鼎”。
一尊大禹鼎,分量有多重?它是浙江治水的最高奖项,对于治水人来说,它更是一个让人仰望的标杆。
三年治水,杭州不但治出了绿水青山好风貌、金山银山富裕路,更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创新的治水方法,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科学治水 标本兼治除顽疾
“如果把黑臭河比作病人,那么,截污纳管是做手术,清淤是活血化瘀,配水是打通血脉,生态修复是手术后的休养和调理。”在向慕名来学习的其他地市介绍杭州治水经验时,市治水办专职副主任徐青山总会这样说,“截污纳管是根本,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源头。一定要治本不能只治标。”
因此,杭州在全省率先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探索破解截污纳管“最后100米”的历史遗留困局。运用截流沟、渠、管、井、闸等多种末端截流及就地处理、以拆代截等方式,最大程度削减入河污染,消除河道排口10000余个,全市仅此就新增污水25万吨/日。
俗语说,流水不腐。在此基础上,杭州抓清淤疏浚,消除河道内源污染,并探索形成了“留置管道”“干化造地”“荷塘就地利用”等多种清淤及淤泥综合利用模式,2016年全市完成清淤1600万立方米。
从2016年以来,杭州启动清水入城三年行动计划,至今已实施了10处清水入城工程,每天削减8000吨入河泥沙,为城市内河引入800万吨清水,相当于每天都有大半个西湖的清水注入城市内的各个水体中,城市水体透明度普遍提升1米。
联动治水 小河清清大河净
杭州河网纵横,很多河道不仅跨区县,甚至跨地市。对于这些涉及多辖区交界的河道,协同合作才能长效治水。
杭州上塘河有一个省控劣V类断面和一个市控劣V类断面,分别在拱墅区半山桥和余杭区保障桥。但上塘河却跨越下城、拱墅、江干、余杭四个区。
为消除上塘河劣Ⅴ类断面,市级河长牵头,定期召开例会,明确流入上塘河的18条支流要率先消除劣Ⅴ类,做到全流域“小河清清大河净”,并将各地支流水体消除劣Ⅴ类作为一票否决指标纳入考核,效果很明显,半山桥断面水质已连续5个月达到Ⅴ类水体。
和睦港流域治理也是杭州跨区联动治理的成功示范。和睦港流域跨越余杭、江干、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积极推进流域的综合整治,江干投资5.27亿元,实施87个治水项目,减少污水排放2.196万吨/天,余杭投资3.93亿元,实施54个治水项目,减少污水排放2.77万吨/天,打赢和睦港治理攻坚战,两年任务半年完成。通过2年来的治理和管护,和睦港已经彻底消除黑臭,水质得到不断提升。
还有运河、苕溪、贴沙河等治理均涉及多区域联动,跨区域协调。通过市区各级治水办的协调努力,都建立了良好的协助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