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杭州也许没有看过印象西湖,但一定看过“斑马让”。
峰会时间,杭州的出行文明获《人民日报》盛赞:外地司机观察41分钟,270辆杭州车步调一致:礼让行人!
这是一道在斑马线上的风景,24小时上映,很多人都说,这是他们来杭州看到的第一个惊喜。
在杭州过马路,你不需要拉一群人壮胆,因为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都会停下来让你。
你是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壮汉,车子让你;你是裙摆飘飘的弱小女子,车子也让你;你扶老奶奶过马路,车子让你;你送孩子过马路上学,车子也让你。
根据此前杭州交通管理部门的统计,在杭州市区主要道路上斑马线前的礼让率已经达到93.91%,公交车“礼让斑马线”率达到99%。
“礼让斑马线”已经像呼吸一样,成为人们的自然反应。而这样的自然反应,又是如何炼成的呢?
第一棒 公交车率先发起“斑马让”
这场“斑马让”,最早由公交车发起。
早在2007年,杭州市公交集团就制订了《公交营运司机五条规范》,其中明确规定“行经人行横道时减速礼让”,从制度上保障“礼让”的实施。
杭州市公交集团安全生产部副经理马晓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这项制度的出台,源起于该公司对交通事故的比对。他们分析发现,公交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斑马线前的事故率最高,且多为恶性交通事故。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保障行人安全,公司制定了这五条规范。
最初试推过程中,一线管理人员在各主要路段现场检查,一旦发现公交司机在斑马线前未礼让行人,该车司机当月的300元“司机安全奖”就没了。
杭州市公交集团还制订了《营运司机星级评定指导意见》,将斑马线礼让情况纳入司机考核标准,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双管齐下,有效推动了安全行车、文明礼让工作的落实。
第二棒 出租车自发主动加入
在公交车的影响下,杭州出租车接过了第二棒。
2009年,杭州市内出租车自发加入到了“礼让斑马线”的行动中。
而到了2010年1月1日,《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单车考核细则》实施,规定出租车在斑马线前不减速、未停车让行、未避让的,一次扣10分。在推行过程中,通过评优等正面激励和负面的惩罚措施,让“礼让斑马线”常态化。
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出租车管理处处长肖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推行过程中,通过评优等正面激励和负面的惩罚措施,让“礼让斑马线”常态化。
开了10多年出租车的施师傅说:“当年,出租车行业开始倡议礼让行人时,我们都非常支持。有一次,我在斑马线前礼让了一名老人,他笑着向我招了招手,这让我有些感动。”
推荐阅读:
第三棒 私家车主斑马线前踩下刹车
文明是会“传染”的。
当公交车、出租车纷纷礼让行人时,一些私家车主也踩下了刹车。但是,光靠自律还是不够的。
杭州市交警部门专门绘制了多张“斑马线前礼让图”供市民及司机参考,通过图解形式细致化,用以规范礼让标准。
同时,相关规定也跟着执行。2011年4月6日起,杭州交警在市区27个斑马线前现场手持摄像执法,对“斑马线前不让行”现象进行重点整治。
2014年,交警部门又推出了新举措,专门在无信号灯斑马线前设置电子警察,对未礼让斑马线的机动车进行实时录像,作为处罚依据。
至此,“斑马让”的接力棒,顺利地传递到了数量最多的私家车群体。
第四棒 行人回应形成良性循环
曾经有人担心,车让人,会不会让那些原本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更加肆无忌惮。现在看来,这个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中国有句古话——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司机朝行人挥手示意,行人点头微笑回应,快步通过。车让人,人快走,成为斑马线上礼让文明的最好呼应。
久而久之,这种默契就好像鼓掌,你举起右手,左手自然会迎上,这也让“斑马让”有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斑马让”没有终点
2015年10月30日,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斑马线“礼让行人”首次被写入了该地方性法规。该条例已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杭州的“礼让行人”从最开始的文明倡导升格为地方法条款。
有人说,一座城市最美的风景是人;而杭州的斑马线上,最美的风景是车让人。
从2007年开始,杭州的“斑马让”已经连续上映九年,阵容越来越强大,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还有行人纷纷加入;涉及的斑马线越来越多,遍布杭城大街小巷;未来,“斑马让”仍将继续,没有终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