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六册《西湖博览会总报告书》记录了什么?
近百年的棉花机如何从海宁带回展馆?
《西湖博览会总报告书》
走过杭州最美的一条路——北山路,千万别心急火燎地赶路,也别漫不经心地闲逛,这一带多故居旧址,也多故事。这次我们要走访的杭州西湖博览会博物馆就位于这条路上,这是一座带有欧式风格的黄色建筑,靠山面湖,与白堤遥相呼应,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的醒目。
博物馆建筑是西博会最大的展品
《西湖博览会总报告书》记录了当年展会盛况
走近博物馆,仔细打量一下眼前的这幢建筑,正门处是西式古典主义的石柱配以中式的铁制镂花窗,精致而大气,往里望,一眼就能看见敞亮的天井,古朴的青砖、木料也被运用得恰到好处。
“是不是觉得这幢建筑很洋气,这是我们博物馆最大的展品,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博物馆馆长杨骏介绍说,“2000年恢复举办西湖博览会的时候,这个建筑物是民居,里面住了几十户居民,我们还不知道这个建筑就是1929年西博会新建的工业馆主场馆。后来,研究会展和建筑的专家在调查、收集、整理杭州里西湖,就是北山路的历史文化资料时,意外发现这个工业馆还幸存人间。”
“2001年初,西博会组委会的同事们在专家的带领下,开始考证工业馆遗址,跑了浙江图书馆和杭州图书馆,查阅老底子的新闻刊物,此外还去了一些文化机构的藏书楼。据1929年《西湖博览会总报告书》等文献资料显示,工业馆是由著名建筑师盛承彦和孙炳章设计,采用了当时国际上十分流行的展馆风格,大家现在看到的中间的大天井曾是美化展馆的大花圃。工业馆是1929年西博会新建并完整保留至今的展览馆,可以说它是浙江乃至全国最早的展览馆建筑。”
“事实上,工业馆遗址考证后,再将工业馆修缮落地成如今的西博会博物馆,也是十分不易。”当年参与筹建西博会博物馆的“老西博人”钱红阳告诉我们,2001年12月,西博会组委会召开全体会议,他们准备了充分的申请材料,在大会上建议把筹建西博会纪念馆列入议事日程,希望能把北山路工业馆老房子腾出来,筹办博物馆,把一些珍贵资料陈列于内。2002年5月,西博会组委会专家小组又向政府提出了要保护和合理开发西博会工业馆历史建筑的建议,最终被政府采纳,蒙垢多年的工业馆终于得到了抢救和保护,工业馆旧址被列为浙江省级文保单位,西博会博物馆筹建工作正式展开了。
“目前,博物馆里的展示场景大多是从总报告书里‘翻译’出来的。”杨骏继续带着记者往前参观,“你看看这里诸多杭州老品牌店建筑模型,包括万隆火腿庄、孔凤春香粉店、胡庆余堂、邵芝岩笔庄、亨得利钟表店……这都是杭州人耳熟能详的老牌子,也是1929年西博会的展商。其中,邵芝岩笔庄当年获得的西博会奖状也陈列在此。这些展商名单、赞助商名单、展品册,还有馆里播放的1929年西博会会歌、设置的1929年西博会八馆二所的场景等等,都记录在总报告书里,十分详细。”
杨骏把我带到了展厅内总报告书的面前,总报告书有厚厚的六大册,以文字记叙为主,配以少数地图和图片。
“1929年西博会,各界精英人士倾注心血,历时137天,参观人数近2000万人次,展出物品达14.76万件,总报告书把整个博览会的盛况都记录了下来。虽然总报告书是公开出版,但战乱年代,留存下来的正本少之又少。”钱红阳表示,他是总报告书的第一接手人。
“2000年,第二届西博会恢复举办,2002年博物馆在原西博会工业馆基础上开始修缮,那几年,藏品征集工作就没停过,很多平面媒体不断刊登征集信息,各方面的西博会藏品线索都汇集过来了。”钱红阳说,当时他忙坏了,热心市民不断上门,送来的藏品包罗万象,有当年特别设计的西博会会桥和会塔照片,有1929年西博会搪瓷纪念盘,有在香港拍卖获得的当年的游奖券及对奖券等等,每位捐赠者都能获得博物馆颁发的收藏证书。
或许是一种缘分,那天,从事旅游工作的韩一飞先生扛着厚重的总报告书和一大堆民国时期的历史资料来到博物馆门口,重量级的文献资料——1929年《西湖博览会总报告书》就此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