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通,大投入促进大发展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03-15 07:05   

    “通达、便捷、经济、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日前,从空中俯瞰正在建设中的杭州机场高速通惠路互通立交,十分壮观。 本报记者 李震宇 通讯员 蔡怀特 摄

    日前,从空中俯瞰正在建设中的杭州机场高速通惠路互通立交,十分壮观。 本报记者 李震宇 通讯员 蔡怀特 摄

    要想富先修路,浙江交通一直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如今,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浙江交通依然扮演着“先行官”的角色,公路、铁路、民航、水运构建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在浙江日臻完善,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分享城乡出行的便捷、畅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交通加速了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大物流等现代交通五大建设,努力构建“通达、便捷、经济、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浙江交通网实现由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向“总体适应”跨越。

    快捷交通网

    缩短时空

    风驰电掣的高铁带来出行革命。一小时就能从杭州到湖州、嘉兴、宁波、绍兴、金华、上海等省内及周边重要城市,高端大气的高铁让城际间的交通方便快捷。自沪杭高铁开启浙江高铁时代,短短数年间,浙江11个市,除海岛市舟山,其余都通上了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铁或快速铁路,进入陆上出行时速200公里乃至300公里的时代。就在今年春运,在宁波坐高铁、动车出行的人数首次超过坐大巴的,新型快捷的轨道交通正成为越来越多浙江人出行的首选。

    与此同时,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也现身浙江。杭州地铁、宁波地铁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杭州每天有超过70万人次搭乘地铁。开市场风气之先的温州,则吸收民资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市域铁路建设。

    百姓鼓起来的腰包,助推了浙江空中航线的发展,我省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389条,百姓出行更为便捷。作为浙江航空主枢纽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平均每天起降的航班超过650架次,每天有超过8万人次在这里乘机出游,已超过杭州主城区四大汽车站坐长途汽车的人数,航线遍及国内、东亚,通达欧洲、非洲,成为全国第四大航空口岸。

    作为全国通用航空综合试点省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区,浙江已形成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为龙头,宁波、温州机场为骨干,台州、义乌、舟山、衢州机场为支撑的浙江民用机场体系。在全国率先发布《浙江省通用机场发展规划》,出台《浙江省民用机场管理办法》。民航运输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分别达4131万人次、56万吨、36万架次,综合排名居全国第五位。

    让城市交通更顺畅,浙江治堵频频出手。2012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率先启动全省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程,开创了全国以省为单位治理城市拥堵的先河。

    公共自行车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这种交通模式让杭州闻名国内外,还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旅游频道评为“全球8个提供最棒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城市之一”。目前,浙江11个市都有公共自行车系统,还有53个县(市、区)也推出了便民的公共自行车。仅杭州市区公共自行车的日最高租用量就突破44.86万人次。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浙江治堵的重要抓手。杭州、宁波先后被交通运输部列入第二批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其他9个市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公交示范城市工作。三年来,全省新增公交车辆4728辆、公共自行车20万辆、公交专用道419公里、公交站点475个、公交首末站63个,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改造133对,全省平均公交分担率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

    此外,各地市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根据各自城市特点推出各种切实有效的治堵措施。杭州市全面推行“双限”新政、推进停车产业化发展等成效显著;宁波市将创建公交都市与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有机融合,尝试公交综合体建设政策引导;温州市推出个性化定制公交服务,试点微信处理事故模式;嘉兴市构建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开展“文化治堵”工程;湖州市完善公交政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3年来,浙江共推出256项治堵创新举措,治堵成效日益突出。浙江交通还不断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治堵模式,从交通大数据入手,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实时播报路况、提供公交出行查询,让公众分享“智慧治堵”的硕果。

    治堵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2014年全省分别投入治堵资金407亿元和426.35亿元。2015年突破500亿元。全省上下已经形成全民治堵的共识。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通讯员 康信茂 记者 张帆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