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区停车难怎么缓解?怎么提高泊位周转率?怎么让更多车主愿意停到地下车库或周边区域?
市物价局回应:积极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
下一步,将对现行停车收费差别化政策进一步调整优化
最近一段时期,本报对杭州市区停车难问题进行了连续报道(分别是7月9日、15日和18日),在读者和网民中产生了共鸣。对停车难问题,市有关部门如何看待并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杭州市物价局负责人。
杭州市物价局负责人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市区特别是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日趋严重,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静态交通已经影响到动态交通,同时现行停车收费政策的调控效果正在逐步弱化,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为此,市有关部门自2012年以来对杭州市区停车收费管理情况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调研,学习借鉴了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广州、成都等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2013年5月中旬通过《杭州日报》、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杭州网、杭州价格网等媒体,就进一步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及我市交通治堵举措一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与此同时委托专业机构开展了社情民意调查,并征求了市人大、市政协意见。修改完善后的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已报经市政府研究。在今年的全市“两会”上,一些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针对杭州市区的停车难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提案,与市有关部门研究的调整优化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想法不谋而合。
市物价局负责人表示,建立科学合理的差别化停车收费体系,可以积极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市民改变出行方式,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促进城市公共交通资源和公共道路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引导车辆向非道路和非中心区域分流,减少道路停车,缓解中心区域停车矛盾;可以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建设停车场所,增加停车泊位的有效供给,逐步缓解停车难、行车难矛盾。下一步,我市将总结其他城市停车收费调整的经验教训,对现行停车收费差别化政策作进一步调整优化:
按照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关系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区分不同性质停车场所分别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管理。既体现一定的政府调控,确保停车收费在公众能接受范围内,又要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停车场建设和停车资源存量的挖潜利用,促进停车产业化发展。
按照“中心区域高于非中心区域,路内高于路外,非居住区高于居住区,白天高于夜间,长时间高于短时间,景区旅游旺季高于平时”的六高六低原则,调整优化停车收费差别化政策。同时,建立阶梯式计费制度,体现停车时间越长收费标准越高,以促进加快流转、提高泊位利用率。
具体收费标准的制定将在参考有关停车收费对驾车出行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改善交通作用和市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一方面通过提高核心区域收费水平,控制一、二级区域调整幅度,稳定住宅区收费标准的方法,以达到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价格导向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资建设经营停车场,增加车位有效供给,缓解停车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