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行天下”。
这是杭州制氧机集团的口号,多年来,这家以“气”为生的杭字号老牌企业,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下,已是气势磅礴。本月初,一辆巨型平板车停在厂区仓库内,车头戴着大红花,车厢载着巨大筒形状的空分设备,准备开往陕西神木。
杭氧空分厂厂长蒋毅并不“回避”这是从“师父”手中抢来的订单——去年年初,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向全球发出订单,需要12套100000m3/h等级的空分设备,在“杭氧”的竞争对手中,就有曾经“辅助”他10多年的德国林德公司——这家公司大有来头,其公司命名寓意,就是为了纪念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制冷机的德国科学家林德,除此之外,还有与“杭氧”有过短暂合作的美国化学空气公司。
“如果换成在以前,要想和他们抢订单,那是想都不用想,”蒋毅说。的确,在61年前“杭氧”创办之初,他们生产空分设备的能力仅限于30m3/h,但通过多年的借鉴学习与自我研发,“杭氧”掌握了“精馏塔”的核心技术,现在能够生产的空分设备,级别更是达到了120000m3/h。
正是凭借在空分设备制造业中不断突破的智慧之举,杭氧此次一下子拿了神华宁煤对外招标的一半订单,“这份订单的总价在18亿元左右,甚至连林德公司的谈判代表都说,‘你们现在很厉害’。”
从无到有,再到智慧转型,这种勇于创新并将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自我契合的“杭铁头”精神,还体现在同为“杭字号”队列中的杭叉集团。与杭氧一路相隔的“杭叉”展厅,陈列着几十种各类型号的叉车,伸缩臂叉车、越野叉车、堆高叉车……与我们平时看到黄色且硬朗的叉车不同的是,这里的叉车还在外观上加了一道工业设计,除了颜色扩及红色、淡蓝色之外,甚至在外形上,也显得更加“概念化”。
这里的叉车“搬运工”,还内置了智慧的“大脑”。“你们今天来得不巧,我们这里最‘聪明’的叉车拿去调试了,只能看大屏幕演示了。”“杭叉”技术总监陈伟强说。
在几十平方米的大屏幕上,陈伟强给大家演示了这项名为“AGV自动导向车”的智慧技术,“简单来说,我只要在墙壁上贴上磁条或者在地上贴上二维码,叉车就可以按照设定的路线来走,并自动保存路径记忆,这样的话,我可以实现整个车间的机器换人。”
这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将在“杭叉”某个车间成为现实。“我们选了自己的一条生产线,准备先投入使用,不是理论可能,是已经可行了。”
在“杭叉”的发展历史上,这些大个儿“搬运工”给他们带来过无限荣光。1988年,一台命名为“中山号”的叉车,被随船送往中山站,参与到南极科考任务中。这种荣光在智慧驱动的转型下,现在仍在继续——七年来,贴有“杭州”铭牌的叉车出口数量持续位列全国第一,同时还占据了国内25%的市场份额。
“我们的技术核心就是集成,同样的发动机,同样的变速箱,我们比别人匹配起来就是好,振动小,油耗少,我举个例子,有次展会,客户为了评测我们叉车的稳定性,用一枚一元硬币竖立在发动机上,这枚硬币一直没倒下,”陈伟强说。
这种敢于在展会上登台亮相并接受“行家”出题考试的行为,其背后,是不吝啬在科研项目上的重金投入,“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超过3%,新产品产值率在30%以上”——在过去一年,“杭叉”的销售收入超过了60亿元,折算到实际付出的科研成本,大约花了1.9亿元左右。
把智慧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这更愿意被传统制造型企业所看到与接受。同样的,在距离“杭叉”几十公里之外的浙江西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此时正在为C919大型客机制造舱门、为塞斯纳L162机型制造100%的复材零件……而这家在32年前从生产手拉交栅门货梯“发家”的杭州西子电梯厂,如今已将业务拓展至航空制造领域,并具备了年产300架份飞机部件、200万件飞机零部件的装配生产能力……这些年来,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智慧转型带来的产业链扩张,已让业内以及外人刮目相看。
向西,青山湖;向东,大江东……这些散落在杭州各处的“杭字号”重器,从筚路蓝缕起步,直至现在依托信息技术智慧前行,成为杭州新一轮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此前在纪录片《大国重器》中表示,“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就是大国的重器,中国要想强大,要想实现中国梦,装备制造业是不可或缺的”——这个道理,当然同样适用于当下智慧化转型中的杭州制造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