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1号线:昨起所有液体进地铁需复检
昨天,许多乘坐地铁的乘客可能都已经发现,车站里的气氛,和平时比起来,有些紧张:不少站点都能看见一手拿着金属甩棍、一手拿着防暴盾,头戴防暴钢盔,身穿黑色制服的安保人员两人一组在站厅层巡逻。
“昨天开始,我们确实增强了安检措施。”杭州地铁1号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要求车站安保人员在原有安保保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安保措施。
之前提到的“执械巡逻”,就属于加强安保措施的一部分:巡逻的地铁保安手执甩棍增强威慑力,一旦发现可疑人员或可疑物品,将立即上报地铁公安处理。
此外,地铁对液体的安检力度也大大提高了。任何液体想要进入地铁站,要经过“两道关”:在通过通常的通道式X光安检机后,乘客携带的液体还要经过液体检测仪的复检以确认安全;如果不想过液体检测仪进行复检的话,就当着工作人员的面打开瓶子喝一口,也可以过关。
一来一去,过个安检,尤其是在高峰时段,可能就要比以前多花点时间了。
液体检测仪,主要是针对哪些液体的呢?
“酒精、香蕉水、松香油这类易燃液体,本身就属于违禁物品,肯定是没法通过安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乘客关心的酒类,属于危险品,携带也有限制。像是杨梅烧酒、散装白酒之类的高度酒,目前是不允许带上地铁的。”
一旦有乘客被发现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将被立刻移交地铁公安处理。
此外,地铁方还提醒,乘客在搭乘地铁过程中如发现可疑人员、可疑物品和散布谣言、煽动闹事的人员,请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与地铁站内工作人员或者地铁公安联系。
公共交通安全警钟再次敲响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杨建华等专家表示,近年来,公共交通作为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在市民的出行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类似情况如果频繁发生,将严重影响普通百姓出行安全。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亟须全社会协同合作。
从杭州市当天发生的公交车燃烧事故看,司机迅速打开车门,方便乘客逃生;公交车窗户被敲碎;消防、公安迅速赶到现场;周边商铺和过往小车司机配合专业人员进行扑救;伤员被过往车辆迅速送往医院救治……短短40分钟内,不仅大火被扑灭,伤员也悉数送达医院。从这些情况看,专业人员和社会各界具备一些基本的应急救援能力。
但专家表示,类似事件频繁发生,也给我们提供了几点警示: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及其司乘人员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二是在公交车内要配备相应的灭火能力的设施,目前看来,现有随车携带的灭火设备不能扑灭火情;三是社会各界要加强院前急救的知识和能力。目前看来,公众在第一时间的正确医疗处理方式几乎无人知晓;四是社会各界要加强防范和自救意识,进行普及性培训,将有关知识普及到每个人。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新华社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