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中国式过马路”。
体育场路上的潮汐车道。
路口300米严管区。
天目山路实施的主道禁左措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杭州网记者 陈焕 摄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设立官方微信平台。
近年来,杭州城区机动车数量激增,道路交通负荷严重,给道路交通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在交通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接连推出“潮汐车道”、“路口300米严管区”等创新举措,体现了杭州在治堵方面的不断努力。
本期论坛邀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相关负责人和专家,介绍杭州为创造更好出行环境在交通治理上的创新措施,探讨今后的治理服务思路。
必须站在交通参与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主持人:我们知道,市交警局在治堵上推出不少措施。交警局是在什么样的治理思路下推行这些措施的?
金向东:近年来,杭州市机动车数量激增。2012年底,主城区机动车总量为96.01万辆,到今年10月底,主城区机动车总量达到110.64万辆, 10个月的时间,机动车增长了14.63万辆。同时,今年以来,全市道路建设工程包括地铁建设正在大张旗鼓地推进,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品质、困扰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拥堵而造成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我们对当前乃至今后几年的整体形势判断是“道路施工的艰难期,交通管理的考验期,同时也是提升水平的机遇期”。形势越是艰难,我们越要经受得起考验,越要将此作为机遇,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在省委、省政府作出五年治堵决策后,杭州交警把今年定位为“排堵保畅和秩序整治攻坚年”,以“精细管理、服务至上”作为行动准则,全力开展治堵工作。今年年初,我们制定了治堵工作措施,主要从循环交通、科技应用、精细管理、秩序整治四大方面推进治堵工作,通过合理交通组织,强化智能交通应用来提高通行效率。刚才提到的“潮汐车道”就是循环交通里面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我们也通过秩序整治来解决因乱生堵的问题。根据省厅的部署,以“治堵先治乱、治乱必治违、治违须严管”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秩序整治工作,“路口300米严管区”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严管、严治来规范交通参与者的行为,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维护遵纪守法的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以有序的交通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主持人:从交通参与者的角度和交通治理者的角度看待交通问题,视角是不一样的。比如我看到的是面上的改善措施,而这背后肯定还有很多不容易看到的交通治理方式,能否具体谈谈市交警局在交通治理上还有那些抓手?
金向东:确实,角度不同,看待交通问题可能不一样。但是,交警部门必须站在交通参与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来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我们所提出的“精细管理、服务至上”理念相对应。
交通拥堵问题不光是管理者的问题,更是交通参与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我们还推出了很多措施。一是循环交通。今年我们实施了西溪路、文三西路、玉古路、求是路等6条道路潮汐车道,形成了城西到城中的快速通勤通道,另外还在住宅区、商业区、学校周边等实施了10个区域微循环项目,有效改善了局部区域的通行秩序。
二是信号配时工作专班:分内、外场开展信号灯配时优化和维护。重点以“让老百姓看得懂、行得方便、过得安全”为工作标准,对老城区1356个交通信号灯进行排查整改,优化配时,在行人安全过街的“下限”和等候的“上限”之间,寻找平衡点。
三是严治“中国式过马路”。从交警自身问题抓起,改进、改善交通设施,在10条重点道路的51个路口,安装使用了466套LED行人信号灯,施划了红色的行人等候区,采取四角隔离,构建行人过街安全通道,并对行人乱穿马路行为进行严管严治和现场曝光,形成了“宣、改、管、治”四头并进的杭州治理模式。
四是刚才提到的创设“路口300米严管区”,对进入路口严管区域的车辆违法行为现场和非现场的严管,规范交通秩序。
五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我们建立了交通秩序整治等级研判启动机制,根据影响通行的难点,市民反映的热点,相对应启动不同层面的整治,同时,开展平安行动、风暴行动,破解交通秩序的难点。
六是视频大会战:依托设置在我局的11个违法抓拍工位和32个中队数字勤务室对各类违法行为进行抓拍,通过非现场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我们的措施还有很多,比如智能交通和智慧交通的应用、官方微信、掌上车管所等等,进一步提高了我们服务市民的能力,为治堵工作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