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放射性医学研究实力很强
上世纪60年代,为可能发生的核战争寻找医学对策,当时的浙江医科大学成立浙江医科大学工业卫生研究所,下辖3个研究室:放射医学研究室、同位素研究室、放射防护研究室,这也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与核有关的医学研究室之一。
上世纪70年代,我国进行了一些核试验。受国防科工委、卫生部的派遣,浙江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室先后派出4名医生,亲历核爆现场,参加爆心现场的生物效应试验,高慎永医生就是当年亲历核爆现场的4名浙江医生之一。
“核爆发生前,我们把一些试验动物放到爆心附近位置,然后撤退到60公里外的留守点。爆炸一结束,参与试验的医生就马上坐车进入核爆现场。你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在爆心现场,身穿白色防化服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医生。许多人以为防化服可以防核辐射,其实是个误解,防化服防 的只是灰尘,对于核辐射产生的射线是防不了的。”
高医生后来当选为浙江省放射病诊断鉴定组组长,现在的身份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职业病科科室副主任。他说,大批医生牺牲个人健康,第一时间涉险进入核爆现场,并进行大量动物试验,目的就是为了筛选抗放射损伤的最佳药物,寻找放射性损伤的救治方案。
“在我们国内,放射病医学研究实力最强的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天津、上海的实力也很强,我们浙江省的放射病研究起步比较早,所以在放射病研究方面,我们浙江省的实力也非常强。”高医生说。
在目前正常的自然环境辐射水平下 杭州人再活上147年
体内放射性浓度才会稍稍超标
人体受到多大剂量的辐射,才会受到伤害?
高医生说,当人体吸收的放射性物质剂量在50毫西弗以下,身体不会有任何感觉,仪器也测不出来。当人体吸收的剂量超过100毫西弗时,才会有轻微感觉,表现出来是没力气、失眠、恶心等,白细胞数量开始下降,染色体畸变率开始升高。当人体吸收的剂量超过1000毫西弗,也即1西弗时,各类放射性病就开始出来了,比如生殖系统疾病、白血病、白内障等。像上面讲到的患者王某,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浓度达到了1.78西弗。
根据环保部发布的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昨天(9:00 - 15:00),杭州市大气中的辐射平均浓度为77.5纳戈瑞/小时(注②)。
计算得出,在目前的环境剂量下,杭州人要呆上100×1000000/77.5=1290322小时,即1290322/24=53763天,也即53763/365=147年,体内放射性剂量才会累积到100毫西弗。而要累积到像患者王某这样的放射性剂量水平,即体内达到1780毫西弗,则要1780×147/100=2617年。
谁能活上千年?
就算你千年不死,好不容易达到了王某体内放射性物质的剂量,王某不是也已经治愈了吗?
注② 1纳戈瑞=10-3微戈瑞=10-6毫戈瑞=10-9戈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