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杭州学”研究文章,是做好杭州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文章的前提和基础。昨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杭州学”特别是“西湖学”研究有关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在会上强调,要总结发扬“城市学”、“西湖学”及其他学科研究的成功经验,坚持“八个结合”,搞好“杭州学”及其他分支学科研究,把握杭州发展的内在规律,推动杭州城市科学发展。
王国平和市委常委、秘书长许勤华,副市长张建庭以及陈文锦等专家一起,听取了市发展研究中心、《西湖丛书》编纂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杭州研究院(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关于“杭州学”研究、《西湖丛书》编纂、《西湖辞典》编纂工作情况的汇报。据了解,为做好“杭州学”研究工作,目前市有关部门正在着力搭建一个科学完整的“杭州学”研究体系。作为“杭州学”研究一个重要分支,“西湖学”研究自2004年2月启动以来,已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目前《西湖通史》经多次修改,已完成送审稿。《西湖文献集成》第30册已完成资料收集并形成初稿。《西湖全书》计84册均已出版,为保护西湖、申报世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王国平在充分肯定了近年来“西湖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后指出,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有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遗传密码”。只有通过研究城市,才能发现、把握、应用城市的“遗传密码”。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城市比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更重要,它是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高度重视“城市学”研究,通过开展“杭州学”研究及“西湖学”、“西溪学”、“运河(河道)学”、“良渚学”、“湘湖(白马湖)学”、“钱塘江学”等其他分支学科研究工作,掌握自身发展内在规律,进而指导杭州这座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只有这样,杭州才能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常胜将军”。
王国平强调,搞好“杭州学”研究工作,必须总结发扬“城市学”、“西湖学”及其他学科研究的成功经验,切实做到“八个结合”。一要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研究相结合,以研究带规划、带建设、带管理、带经营,使杭州在城市化高速推进期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少付代价,真正实现科学发展。二要坚持博物馆、研究院、研究会、出版社、丛书、专业相结合,以“博物馆”为有形载体,以“研究院”为专业力量,以“研究会”为社会力量,以“出版社”为成果发布载体,以“丛书”为成果记录载体,以“专业”为人才基础,搭建“六位一体”的研究模式。三要坚持“杭州学”、“西湖学”、“西溪学”、“运河(河道)学”、“良渚学”、“湘湖(白马湖)学”、“钱塘江学”相结合,以“杭州学”为龙头,搭建“1+6”研究格局。特别是要按照“六位一体”研究模式,建立健全“1+6”研究机构,理顺研究体制,为做好“杭州学”及其他分支学科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四要坚持“丛书”、“全书”、“文献集成”、“通史”、“辞典”、“研究报告”相结合,以“丛书”为统领,通过“五位一体”编纂出版“全书”、“文献集成”、“通史”、“辞典”、“研究报告”,特别是要运用好“研究报告”,及时转化“杭州学”及其他分支学科研究成果。五要坚持党政、企业、专家、媒体、市民相结合,建立社会复合主体,充分发挥社会复合主体在“杭州学”及其他分支学科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六要坚持打好“杭州牌”、“浙江牌”、“中华牌”、“国际牌”相结合,通过举办“城市学”研究论坛、办好“城市学”期刊、开展杭州国际“城市学”优秀研究成果征集评选活动等载体,整合杭州、浙江、中国乃至国际研究力量,共同做好“城市学”、“杭州学”及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文章。七要坚持权威性、学术性、系统性、普及性相结合,推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占领国内乃至国际“城市学”研究的制高点,体现杭州研究的权威性、学术性、系统性。同时要通过办好“第二课堂”、推进研究成果进“乡土”教材、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编纂出版“辞典”等途径,体现杭州学研究的普及性。八要坚持“有章”、“有人”、“有钱”、“有房”相结合,特别是要加快制定“杭州学”及其他分支学科研究章程,坚持专兼结合解决“有人办事”问题,为搞好“杭州学”及其他分支学科研究工作提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