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杰出人才奖”是我市人才奖励的最高荣誉,也是市委、市政府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继2006年开展首届杰出人才奖评选之后,杭州市“第二届杰出人才奖”于近日正式揭晓。在12月8日下午举行的第二届杰出人才奖表彰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强调,要树立全新的人才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发挥杰出人才的“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作用,使杭州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宣读了“杭州市第二届杰出人才奖”的表彰决定。市委副书记王金财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跃敏介绍“杭州市第二届杰出人才奖”评选工作有关情况。市政协副主席董建平等出席会议。
“第二届杰出人才奖”评选活动自7月启动以来,历经了宣传发动、受理申报、专家评选、群众评选、领导小组评选、公示考察等6个阶段。最终,鲁冠球等来自全市8个领域的20名同志获得杭州市第二届杰出人才奖。
王国平首先代表市四套班子领导和800万杭州人和“新杭州人”对获奖者表示祝贺。他指出,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城市管理者的理念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甚至对城市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实践证明,杭州从自身条件出发,选择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完全符合杭州实际。
王国平指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杭州的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杭州第一优势”的理念。就时代的选择而言,在全球化、互联网、新经济时代,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不是土地和资金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就时代的挑战而言,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生态危机时代的挑战,杭州唯一的出路只能靠人才。就人才对城市的重要性而言,一座城市只有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打造竞争优势,进而构筑产业优势。在缺乏港口资源、政策资源、项目资源的情况下,杭州要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就是环境和人才。要继续坚持“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政策留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充分调动和激励各类人才建设杭州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王国平强调,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牢固树立“以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创造一流业绩”的理念。人才是候鸟,哪里环境好,就往哪里飞。人才用自己的“脚”为城市投票。在“做环境”已成为全世界各大城市共识的背景下,杭州要坚持“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治安环境、体制环境”的大环境理念,千方百计“做环境”,全面落实“环境立市”战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使杭州真正成为“人才强市”。
王国平指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收益率、回报率最高的生产性开发性投入”的理念。近年来,杭州先后实施了西湖、西溪、运河等一系列综合保护工程,充分发挥环境的比较优势,使杭州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实践证明,“做环境”是回报率最高的生产性开发性投入,而“育人才”是比“做环境”回报率更高的生产性开发性投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发挥人才的比较优势,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加大对人才的投入,真正把“人才投入是收益率、回报率最高的生产性开发性投入”的理念落到实处。王国平强调,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牢固树立“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要确立科学的人才观,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打破身份、职称、学历等传统观念的限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杭州真正成为一座变人口压力为人才资源的城市。要进一步扩大“杰出人才奖”的评选面,充分发挥每一个杭州人和“新杭州人”的潜能和价值,真正体现“行行出状元”,使杭州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占领竞争的“制高点”。
王国平指出,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杰出人才的业绩,宣传他们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刻苦攻关、勇攀高峰的敬业精神,志存高远、争创一流的工作精神,宣传杭州支持和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政策,在全社会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使各类人才在宽松、宽容的环境中工作和创业。要不断健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政策体系,完善人才的户籍、住房、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切实改进对各类人才的服务,构筑政策“洼地”、打造人才“高地”。要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和拔尖人才制度,经常听取杰出人才、拔尖人才的意见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人才住房问题。要充分发挥杰出人才的“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作用,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真正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各项政策举措,使“人才强市”战略取得更大成效。
附:第二届杰出人才奖获奖人员名单:
鲁冠球、戴天荣、汪力成、王水福、王伟、邱建林、金建祥、郑丽萍、吴建荣、陈妙林、黄巧灵、毛戈平、余华、叶国珍、沈松勤、陈立群、王永钧、管耀祖、聂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