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重点,让建设创新型城市有了明确的方向
市委党校助理研究员 姚如青
建设创新型城市,应当从哪些方面着重推进?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和体制创新四个重点,我认为这为杭州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技水平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每个时代,重大科技创新总会给那个时代打上自己的烙印。无疑,科技创新应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体系中占据首要地位。能否取得科技创新的成果,关键就在于能否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对于企业这种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不能削弱,而要强化。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领先、产业特色明显、竞争优势突出的高技术企业群体,就是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
产业创新,能够让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成果真正服务于人的需要,体现对于经济社会的变革力量。产业创新水平或质量,对于城市竞争能力具有重大影响。目前产业创新的一种重点就是能在立足杭州产业基础和优势之上,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制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化创新,使得创新不再是一种孤独者的行为,使得创新者的创新行为得到社会舆论环境的支持,区域创新环境得以更加优化。特别是创新文化的培育与形成,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鼓励人们“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对于创新之路上的失败给予必要的宽容,真正“使得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创新型城市建设还需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例如,让更多的资源能由创新创业者支配,让创新创业者的创新想法转化为创新行动,进而转化为创新成果,这就需要推进金融创新发展。一个值得尝试的做法就是探索构建银行与政府、信托、投资、担保、物流、电子商务等机构的合作机制,推广集合债权基金、金融仓储、网络贷款等,创建跨行业的复合型创新信贷模式。
可以说,创新型城市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科技创新是关键,产业创新是方向,文化创新是保障,体制机制创新是动力。这些都是杭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支撑柱”,离开任何一方面或者说哪个没有及时跟上,创新型城市的整体建设就会受到阻碍。(记者 徐墉整理)
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抢夺“话语权”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陈劲
创新是发展的永恒动力。
站在“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杭州一直都在创新。围绕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条主线,突出打造“天堂硅谷”这个重点上,始终坚持理念、体制、科技、服务创新“四位一体”,朝着创新型城市方向迈进。
产业转型升级到今天,已经从资源驱动型转为创新型,资源组合方式发生改变,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必然提高科技和知识产权的地位,抢夺国际经济发展的话语权,品牌与知识产权的力量必不可少。
《若干意见》提到,要立足杭州的产业基础和优势,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制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努力把产业基础好、企业实力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把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与增长潜力的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成为我市的先导性产业,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这些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安排,同样也是历史的选择。
以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杭州新时期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是引领和支撑杭州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若干意见》为“十二五”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世界范围来看,谷歌有无人可及的利润丰厚的网络搜索业务,它的市场价值是3000亿美元。这样高附加的企业让杭州的企业意识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迫在眉睫。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历史责任感,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出台《若干意见》的意义,很大一部分就在于此。
(记者 孙钥 整理)
各界说法
以创新的理念管理好城市
临安市昌化镇党委书记 周军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高屋建瓴,运筹帷幄,针对性强,以前瞻的、全球的、创新的思维勾画了创新型城市建设方略,对我们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谋划中心镇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十二五已经拉开了序幕,怎样以创新的思维经营好昌化这个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极为深厚的浙西重镇?杭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其基本原则是产业优先、开放创新、价值提升、空间拓展,这对昌化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优先发展、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的思路,深入实施“服务业优先”战略,全力推进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建设服务业强市。坚持“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按照集聚化要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按照便利化要求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按照均等化要求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业,形成更加完善的服务业产业结构。
这一点与我们建设新昌化的新思路非常契合。昌化高标准建设好国石文化城、丽景大酒店、昌化大卖场等三产项目,全面提升商贸业接待能力和水平,着力打造旅游接待、商贸服务的集散基地,形成百万游客的接待服务能力,就是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理念管理好城市。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创新的思维建设生态型、创新型宜居宜业新昌化,这会是十二五期间的一场壮观的、生动的实践。
(记者 孙钥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