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记者 李攀 通讯员 郭楼儿 马俊 开栏的话:穿上军装,他们保家卫国;脱下军装,他们本色不变,自觉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各自岗位做出骄人业绩、演绎精彩人生。建军节即将到来,本报推出《最美退役军人》栏目,展现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 当了20年兵,陈建如喜欢用“老兵不老,只是换个阵地去战斗”,来宣告一个军人军旅生涯的终结。 陈建如,湖州市公安局织里分局织东派出所轧村警务站站长。脱下橄榄绿,换上藏青蓝,在这片23.43平方公里的新“阵地”上,他一路“士兵突击”,斩获一枚又一枚勋章——受到嘉奖11次、荣立三等功4次。7月26日,他又被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近日,我们走进织里镇的“老兵驿站”,感受这位军转干部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精彩转身。 “全体都有,向右看齐,报数、稍息、立正!”一弯明月悄悄爬上树梢,嘹亮的“集合号”在轧村警务站内响起,一支身穿迷彩、胸前印有“中国老兵”字样的“部队”迅速集结完毕。一个个目光坚毅、军姿笔挺,跟着“一二一”口令,踩着步点,在夜色中开始巡逻。 站在队伍前中气十足下达“点名”口令的男人,身着警服,40多岁,国字脸,板寸头,他就是队员们口中的“老班长”陈建如。在部队,这是一个带有特殊“地位”和感情的称呼,论兵龄和战功,陈建如绝对配得上——在汶川,他曾带领突击队,翻越塌陷无路的高山,为群众送去药品和食物;在西藏和新疆,他全副武装,抵抗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守护祖国边陲的安宁。 2010年转业时,陈建如有30多个职业选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警察。从边境的高原荒漠来到太湖畔的江南小镇,陈建如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战场”——辖区内童装企业有56家,3万余居民中流动人口多,安全隐患多,2名民警和9名辅警的警力配置有些捉襟见肘。 日常走访中,陈建如发现辖区内有近千名退役军人,“大家都当过兵,有热心、肯付出,能不能把老兵们组织起来?”他动了个念头——依托警务站建一个“老兵驿站”。只不过,离开了军营,再次吹响“集合号”就不是以“军令”的形式,而是靠陈建如的人格魅力,平日他对老兵们的关心,就化作了强大的号召力。 去年8月,“老兵驿站”正式成立时,“征兵入伍”的人群排到了马路上,领到迷彩服那一刻,老兵们纷纷感慨:“好像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驿站里登记注册的老兵达到了158人,最年轻的24岁,最年长的80岁,赶上了一个“加强连”的“兵力”。 力量壮大了,陈建如又开始琢磨怎么发挥老兵的作用。他按照部队的“编制”划分了3个排,各司其职:“警卫排”主要守护群众人身安全,“侦察排”负责了解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攻坚排”及时化解疑难纠纷和矛盾。 “我们现在的安全感特别高。”说起“老兵驿站”,辖区居民一脸骄傲,“我们这里不只有警务站,还有一支‘部队’呐!”采访中,记者遇到了居民张鸣,他现在是“老兵驿站”的铁杆“粉丝”,有件事他一直心存感激。 一天深夜,陈建如接到一个报警,一位80多岁的老人疑似在他的辖区附近走失。他赶到现场后发现老人怎么都记不清家庭住址,急得直冒汗。陈建如一边安抚,一边把老人的照片发到群里。找个人,对有侦察兵经验的老兵来说易如反掌,仅仅一个多小时,大家就弄清了老人的家在哪里,并联系上了子女。很快,陈建如就开着巡逻车把老人安全送到家。“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老人的儿子张鸣感激地说。 在队员眼里,“老班长”总是闲不住,不管去哪里,陈建如身上总是带着一盒警民联系卡,上面有他的电话,保证24小时开机。因为电话太多,他平时都随身带两个充电宝。“和群众联系多了,感情深了,工作起来也就顺手了。” 老兵都念旧,在陈建如的宿舍床上,有一块四四方方的“豆腐干”,那是他从部队带回来的被子,已经用了15年。从警8年多,他也和辖区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在“老兵驿站”,陈建如给“部下”立下个“军规”: 每月10日作为固定服务日,每天有空就要到群众家中走访。“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这是陈建如平时爱说的口头禅。他说,解放军和警察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前面都有“人民”两个字。
|